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宿安乡“加减乘除”做足惠民功课,宿安乡“加减乘除”做足惠民功课

临邑报 2015-06-02 00:41 大字

今年以来,宿安乡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不断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意,解决民需”,全力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广场建设做加法顺民意。“我们村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文体广场,安装了4盏广场灯,修建了300余米‘孝信俭\’文化墙,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5月14日,崔家村党支部书记崔金栋对笔者说。

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宿安乡成立文体广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由工作人员对各村民意进行先期调研,然后村委会组织群众代表对广场选址、建设标准、健身器材等事项进行民主评议后,形成文体建设广场方案,经乡党委政府批准开始动工建设。目前,该乡崔家、姜寨、熊家、耿楼等首批27个村庄高规格修建了文体小广场,共计17680平方米,第二批村庄的文体广场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之中。

信访案件做减法聚人心。“多亏乡司法所王培勇所长解决了我与邻居间的土耕地矛盾纠纷,使我们两家人又和好如初了。”5月13日,邢仙龙村村民邢才然说。邢保然在自家地里种植了速生杨,影响了邢才然的庄稼生长,造成两家的矛盾,后来经过乡司法所王培勇所长耐心说服教育,邢保然同意把地里的速生杨伐掉,两家冰释前嫌。

该乡依据“抓好源头预防、强化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的工作原则,坚持首问责任制,做到对信访反映的矛盾纠纷如实记录、耐心解释,做到有据可查,尽量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敏感、复杂的问题“接访立办”,第一时间通知涉及的有关部门及管区人员,认真了解事情原委、来龙去脉,坚持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现场调解、反复谈心、电话回访等方式,真诚、细致、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今年以来,已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一次性调解成功率94%。

村路整修做乘法促发展。“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为俺村修建了600多米的红砖硬化路面。现在交通条件好了,村民就有想法了,现在建棚、做买卖的多了!”5月12日,大徐村村民徐法贵说。

“要致富,先修路”。该乡在党委书记创新项目“夜访夜谈夜议”活动过程中,了解到“行路难”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经党委书记办公会研究,优先发展公路“村村通”工程。投资210万元,修建了还乡路南街至周家桥路段,该路段全长5.5公里,宽4米,解决了邢仙龙、魏家、田家等9个沿线村庄6000余人“出行难”问题。该乡采取“政府投入、群众自筹、社会捐资”等多方结合、共同筹资的方式,整修熊家村、大徐、党家、小许、高辛村等村庄的村级公路,修建大众团结路、富民路、义和路等道路18条,共计26.8公里。

婚丧陋俗做除法树新风。“村里红白理事会规定:酒每瓶30元以下,烟每盒6元以下,孩子结婚招待费用花费了不到两万元,少花了钱,也办了事!”,5月11日,南街村村民李海燕说。今年3月,李海燕夫妇为儿子办婚礼,依据村里红白理事会号召,李海燕的亲戚们统一吃了大锅菜,宴席摆了不到20来桌,节省了三分之二的开支。

今年以来,该乡以“破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对全乡45个行政村的红白理事会及村委会发出倡议,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提倡“三简”破除传统婚丧陋习:对婚丧时间简办,不讲排场,一天时间;对婚丧饮食简办,不讲阔气,一碗端;对婚丧仪式简办,白事不买棺木,一个骨灰盒;红事不摆车队接送,一辆面包车。实施“三简”以来,农村一出白事仅花费4000余元,比从前少花10000余元;红事花费1.5万余元,为群众节省5万余元,既为农民减轻了负担,又减少了因婚丧费用纠纷而引起的家庭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高德刚 孙守华)

新闻推荐

临南镇全力规范农家书屋管理,临南镇全力规范农家书屋管理

本报讯 (通讯员 高程明) 为更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今年以来,临南镇高度重视农家书屋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农家书屋长效发展。开展调查,摸清情况。各包村干部深入所...

临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