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蔬菜成农民增收支柱产业,蔬菜成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德州日报 2015-02-17 13:24 大字

[摘要]理合务镇立足本地优势,通过科技支撑、品牌引领、合作经营,发展蔬菜种植——

“以前种粮一亩地挣不了几千元,2009年起我建起大棚种蔬菜,现在一亩地少说也能挣上两万元。”2月7日,在临邑县理合务镇沙于村,在大棚里忙着摘西葫的种植户董庆华说。

理合务镇蔬菜种植远近闻名,但因多为农民个体经营,导致了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差。 2013年起,该镇探索实行了“三四五”蔬菜产业发展模式,蔬菜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法宝”提升蔬菜品质

“要说我们的蔬菜种植,首先要说‘三法宝\’,那就是科学种菜、品牌引领、合作经营……”听闻记者前来采访蔬菜种植,该镇镇长祝天玉打开了话匣子。

该镇积极与上级农业部门联系,每年邀请蔬菜专家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形式,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他们多次派专人去寿光蔬菜基地学习,并从寿光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将大棚控温等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农民。每个蔬菜基地建立了病虫害防治QQ群,每个大棚都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了针对蔬菜病症开出的 “药方”,蔬菜生病时只需对症下药。

理合务镇注重品牌打造,生产过程采取粘虫板治虫等方式,走 “无公害、绿色、有机”之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万亩,西葫、西红柿、山药、大蒜等四大系列农产品均获得 “三品”认证。他们成功注册了 “理合玉琦”蔬菜商标, 2014年被评为 “德州市知名品牌蔬菜”。

该镇成立了金汇蔬菜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运转模式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增强了蔬菜市场竞争力。“我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统一提供菜种、传授技术、负责销售,让农民丰产增收。 ”该合作社负责人尹吉成说。

“四层面”搭建宝塔式产业框架

理合务镇积极转变种植方式,集中资源向蔬菜产业倾斜,以户村园镇“四层面”搭建宝塔式产业框架:建设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园区,进而壮大形成专业镇。

去年6月,蔺家村种菜大户蔺善瑞申报了该镇首个蔬菜家庭农场,种植30余种蔬菜。农场建有冷库,设置了蔬菜农残检测室,严把蔬菜生产质量关。“我种的蔬菜在北京、天津等地都有销售网点,还与3家蔬菜加工企业达成协议,实现了种、管、销一条龙,年收入50多万元。 ”他告诉记者。

在蔺善瑞的带动下,沙于村、李官村、孙天赐村、姜家村等村流转了900余亩土地发展蔬菜家庭农场,目前理合务镇蔬菜家庭农场达26家。

坚持蔬菜走出去的同时,该镇还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先后引进洽好味、海盛源、松霞等加工企业,延伸深加工链条,提高了蔬菜附加价值。

“五对接”让农民得实惠

理合务镇在蔬菜营销中注重 “五对接”,即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不仅满足了百姓餐桌需求,也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庆华蔬菜配送中心是该镇规模较大的配送中心,负责50余户农民700多亩地的蔬菜配送。采购单位下订单时只需写好每天的蔬菜需要量,配送中心统一按整体量低于当天市场零售价20%至40%的价格进行配送,有效压缩了批发与零售差价,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菜园子直供菜篮子,农民不用为蔬菜销路发愁,更为重要的是,所种的蔬菜以高于市场批发价10%以上的价格销售。受益于 “五对接”营销模式,该镇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高德刚 郭广伟

新闻推荐

临邑两KTV消防设施瘫痪被封,临邑两KTV消防设施瘫痪被封

本报讯(记者 刘臻 通讯员 杜长青 陈兆欣)3月6日,临邑县公安消防大队在辖区开展春季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单位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是否完好等情况。检查发现,位于...

临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