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井解了俺浇地难”,“一口井解了俺浇地难”
7月21日,笔者来到临邑县德平镇郭湾村村南的玉米田,只见这里玉米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没有一点旱意。
正在浇地的村民郭殿宗介绍说:“县开发办为俺们这块地打了深水井,架了电线,铺了地下管线,我们再也不怕老天不下雨了! ”
“这块地过去没有机井,如果黄河不来水,遇到干旱我们只能干瞪眼。 ”该村负责人郭仁庆说,“即使河里有水每次浇地也要自己拉500米电线、铺200米输水软管,电线和软管由于太长经常被弄断撕裂,费时费钱不方便。 ”
郭殿宗接过话茬:“过去每年我光更换软水管就要花费800多块钱,而且电线、潜水泵都要自己花钱买。一浇地,就得全家‘总动员\’,老少齐上阵。现在好了,一合闸井水就到了地头,一个人就行了,孩子们也有时间出去打工了。 ”
灌溉条件的改善,配套设施的健全,不仅做到了旱涝保收,还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过去这块地玉米亩均产量也就是1000来斤,打机井后能及时浇上水,玉米长得也好,看现在这长势,产量超1200斤没问题,一亩就增产200来斤。 ”郭殿宗说。
郭湾村南这块地正处在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项目区总面积1万亩,新打机井47眼,架设电力线路15公里,新建石子路18公里,农田中全部铺设了 PVC节水管道,年可增产粮食 200万公斤,其中玉米年增产120万公斤,小麦年增产80万公斤;年可平均节水 80万立方米,节能20万千瓦时。
近年来,临邑县开发办一直坚持走“以河补源、以井保丰”的路子,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中,项目区不仅开挖疏浚沟渠,而且在田间建设大量机电井,实行井灌河灌双配套,做到了旱涝保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任清松
新闻推荐
在城区播放文明交通提示语,在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在乡村设立交通安全管理员——
临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