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告别“垃圾围村”建设美丽家园,告别“垃圾围村”建设美丽家园

德州日报 2014-06-12 14:24 大字

6月10日,走进临邑县临盘街道办孟寨村,街巷整洁,树木葱茏,宛如走进一个公园。

“变化源于去年开展的乡村文明行动。 ”孟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兆海介绍。去年初,临邑县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行动,一场治理农村环境的全民行动由此展开。

村村摆上垃圾桶

在理合务镇林寨村,街头一排崭新的垃圾桶格外引人眼球。 “以前俺家屋后就是一片‘公共垃圾池\’,臭气熏天。现在村里有了垃圾桶,垃圾围村现象不见了,环境真是大变样。 ”村民林吉福说。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首要条件。 ”临邑县县长林春元说,“我们加大投入,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环保模式。 ”

在临盘街道办事处,一辆垃圾清运车开进二层楼高的垃圾中转站,把从各村收集来并压缩成型的垃圾装上车,送往县垃圾处理厂。该街道办党委书记王建华介绍,他们拥有7000多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平台,有专人负责垃圾的管理、分类。

据了解,临邑县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10个乡镇(街道)垃圾转运站,统一采购了垃圾车等移动收集运输装置,村村摆上垃圾桶,每500人还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

管当前更要管长远

“环境整治改变了农村环境,但短期改变容易,长期保持却不易。 ”临南镇小街子村村民王子岐有喜悦也有顾虑。

“杜绝一阵风、易回潮的弊端,就必须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治理制度化、常态化。 ”临邑县委书记景文新开出了“药方”。

该县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明确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投入由县乡政府解决,长年保洁投入采取“政策帮扶、财政补贴、农民自筹”的方式解决,并建立了“县级为主、镇村共担、农户适当出资”的垃圾处理经费保障机制。 “我们的工资按月发放,乡村统筹,并与镇村干部的绩效挂钩。 ”孟寨村保洁员李文兰说。

改变的不仅是环境

6月10日,德平镇宫家村村民陈秀芬将一袋垃圾随手丢进了垃圾桶。她说:“以前,大家都是把垃圾扔在大街上,现在没人这么做了。 ”

乡村环境整治的主体正悄然发生变化,村民从“要我清洁”转变为“我要清洁”。临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桂芳介绍,该县不断创新载体,制定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广泛发动村民开展卫生评比、评选“最美乡村保洁员”和“美丽庭院”,村民的卫生意识明显增强。

宫家村村民张玉凤的小院是村民投票选出来的“美丽庭院”,眼下,打扫庭院已是张玉凤每天的必修课。她说:“村里给了这样的荣誉,我必须保持住。 ”

如今在临邑,村民已经形成自觉维护乡村卫生的习惯。

□任清松 李禄超

新闻推荐

临南镇:打造宜居美丽乡村,临南镇:打造宜居美丽乡村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130名保洁员齐上岗,镇村两级人人都有责任状——

临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