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治用保”特色治水路,打造“治用保”特色治水路
因水而兴的德州,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始终敢于探索和创新。面对水资源短缺和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双重压力,德州市坚持规划引领,以“治”减污,以“用”增效,以“保”固本,形成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流域治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水新路。
“治”即污染治理,实施全过程污染防治,引导和督促排污单位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的治污水平;“用”即循环利用,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努力减少废水排放;“保”即生态保护,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构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努力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在“治用保”特色治水体系的指导下,德州市水污染防治项目特点突出,亮点纷呈:齐河县地表河道水质改善沿河生态带工程打造一流生态示范基地,临邑县林子镇污水处理厂成为全市最大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华鲁恒升集团建成环境安全应急防控平台……
以“治”减污
以污染治理促减排
找准症结才能药到病除,强化治理才能改善水质。德州市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坚持以“五治”措施统筹全市污水治理,让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构调整源头治。德州市始终把流域治污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严把环境准入关,以环境保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五型企业引领治。按照“双十”标准,在全市52家重点监管企业创建自律型、规范型、安全型、清洁型、生态型“环保五型企业”,并以“环保五型企业”建设引领治理。投资7.5亿元,完成40家重点企业治污再提高工程,156家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市控以上企业全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相关数据通过厂外LED显示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城镇污水集中治。全市新增改造污水管网90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8万吨,总处理能力近百万吨,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2013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出水全部入湿地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
脱水污泥规范治。德州市投资2.2亿元,采用太阳能干化、地源热泵等先进技术,在中心城区和10个县市全部建成污泥处置工程,日处理能力600吨,成为全国首个整建制实现污泥规范化处置的地级市。
农村环境综合治。德州市成立乡镇环保机构,实施农村“双百工程”,即在全市规划建设百家乡镇社区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设施和百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逐步健全完善农村居住社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建设了58家乡镇社区污水处理站、58个垃圾处理设施和86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制定运行办法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类工程发挥长久效益。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德州市已形成“点源—污水处理厂—湿地—河流断面”为一体的“递进式”治污模式,实现了从达标排放到“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根本性转变。
以“用”增效
以循环利用促资源节约
为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德州市将再生水资源广泛用于工业企业、城市景观和农业灌溉,最大限度实现了辖区内水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
德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积极培育再生水市场。目前,全市107家企业内部配套建设了回用水设施,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6%。 17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利用率达40%,年节水1.1亿吨;总投资2.3亿元,县县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铺设回用管网80余公里;全市新建节制闸和橡胶坝21座,每年截蓄水3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沿岸农田灌溉和景观水水源问题。
近年来,德州市地下水开采量年均减少1800万立方米,蓄水量增加4.9亿立方米,以占山东省3.8%的水资源量,灌溉了全省8.2%的耕地,生产了全省17%的粮食;用0.38%的年用水量增长支撑了年均14.8%的GDP增幅,探索形成了缺水型城市节水用水的“德州模式”。
以“保”固本
以生态保护提高环境承载力
人工湿地在改善水质污染程度、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它具有缓冲容量大、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德州这样的中小城市进行较低流量的污水处理。 “十二五”以来,德州市将人工湿地建设作为重点生态恢复工程,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投资10.8亿元,在各县市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重点直排企业排污口下游配套建设了千亩以上的人工湿地13处,总面积达2.8万亩,构建了风景绮丽的大生态水系网,2.5亿多立方米的河流水体得到了休养生息,重现水清鱼跃的美景。
德州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累计投入28亿元,绕企依河沿路建设百万亩生态林带,呈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自然景观,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78%;加快平原水库建设,相继建成碧霞湖、惠津湖、大屯水库等平原水库15座,实现了县县有水库的目标,库容达到2.72亿立方米,90%以上的城乡居民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同时也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充沛水源。
“十二五”以来,德州市累计投资10亿元,实施102处河道综合整治,加固堤防和植被体系,增加河道蓄水,使沿河植被和水生物得到恢复,形成了水景观优美、水循环畅通、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文化丰富的水生态大环境。
德州市通过“治用保”特色治水体系,治本固源,有力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和海河流域水质安全。列入规划的76个项目全部提前两年完成,同时拓展实施了377个水污染防治工程,环保投入达61.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1.9倍,占全市民生投入的36.96%。境内5条主要河流22项考核指标提前两年达到国家、省确定的目标,2013年COD、氨氮浓度与2010年相比平均下降41%、48%,水污染防治成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升。
□本报记者 杜华江 杨德林 郑东岩 本报通讯员 郭本芳 赵晶
新闻推荐
“年轻就要有为。 ”这是临邑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李强常说的一句话。 34的他参加税务工作14年,曾担任过税收征管员、会计、基层分局副局长、稽查局副局长等多个职务。在不同的岗位上,李强创造性拓宽...
临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