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任德华:异国他乡写大爱,任德华:异国他乡写大爱

德州日报 2013-10-14 15:20 大字

[摘要]他是一名麻醉师,2011年作为援坦医疗队的一员踏上非洲大地,并赢得当地人民的尊重——

“单位需要人,在家里待着我心里不踏实。 ”10月9日,正在为患者填写病历的任德华告诉记者,回国后他的休假期本来还有一个月,但他早就回到工作岗位。

精湛医术赢得广泛赞誉

今年39岁的任德华是临邑县人民医院的麻醉医师,2011年8月,作为中国第22批援坦医疗队的成员,任德华踏上坦桑尼亚,在达累斯萨拉姆的莫西比利国家医院执行了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在那里,医院中午只提供开水和红茶,我们只能带点饼干、面包充饥。 ”任德华回忆起援坦的日子,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记忆犹新。但任德华克服了种种困难,潜心救助当地居民。2012年3月,该医院整形科邀请一位加拿大籍专家为一名2岁的重度烧伤患儿进行手术,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被扎了30多针,仍然没能成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我试试!”当那位专家准备放弃手术的时候,任德华站了出来。他稳住情绪,一针穿刺成功!顿时,手术室里掌声四起。

在坦桑尼亚工作期间,任德华共完成各类手术的临床麻醉1568例,带教当地年轻麻醉医生和实习生200余人次,受到坦方及各国援外同事的广泛赞誉。

“选择援非,绝不后悔!”

任德华的妻子张秀琴是省物资集团鲁北公司的员工,10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五年级,提起妻儿,他总觉得心怀愧疚。“我心里清楚,援外这两年,妻子带着孩子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我代表的是咱们国家,家人做点牺牲也是值得的。 ”任德华说。

2012年10月,任德华刚从医院回到医疗队驻地,就感觉眼睛胀痛,双脚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体温高达38℃。在传染病肆虐的非洲,这可能意味着疟疾、霍乱甚至死亡。躺在床上的任德华一遍遍翻看着亲人的照片,同室队友见此情景小心翼翼地问:“后悔来非洲了? ”任德华坚定地说:“烧总会退,为这点事儿后悔,就是愧对祖国和亲人的期盼!我选择非洲,绝不后悔! ”

今年8月25日,结束了援坦医疗工作的任德华回到了临邑县人民医院。 “两年的援坦经历让我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我将坚持用麻醉技术为患者减少痛苦。 ”任德华表示。□本报记者 井璐 见习记者 王志冕 本报通讯员 高德刚 张武臣

新闻推荐

“爱心妈妈”找上门,“爱心妈妈”找上门

从响应捐助到热心认领,本报报道引发助困接力——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