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残疾人的生活充满阳光,让残疾人的生活充满阳光

德州日报 2012-07-04 17:14 大字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7月2日,临邑县邢侗街道办事处的两位“热心大姐”在燕茹芬的床前表演起黄梅戏,一招一式很是认真。这是“热心大姐”志愿者又来看望她了,有的为她打扫庭院,有的为她收拾屋子,有的为她擦身子、理发,忙得不亦乐乎。

燕茹芬是邢侗街道办事处南关村村民,十年前患脊椎瘤导致高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她的儿子年龄小,丈夫也有病,生活非常困难。该街道办东街村村民何东芹知道了燕茹芬的情况后,就发起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对燕茹芬和周围的残疾人进行帮扶。

何东芹发起成立的这只志愿者队伍名为“热心大姐”,共有2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27岁。 “我到北京学习养老护理员技能回来以后,看到办事处全瘫的和半瘫的人生活困难、没人照顾,又不够条件去养老院,于是就组织周围的一帮热心人,对这些困难群众进行帮助。 ”何东芹介绍说。

为了补贴家用,燕茹芬在得病后一年自学了编织,她经常忍着病痛用钩针勾出各式各样的包和鞋。这些编织品虽然制作出来了,但是销路却成了问题。何东芹听说后,把燕茹芬制作的编制品放在自己门市最显眼的位置,并打出条幅帮她促销。其他志愿者也逢人就推荐燕茹芬的手工编织品。就这样,在“热心大姐”志愿者的帮扶下,燕茹芬的心胸开阔了,家境宽裕了,生活逐渐好了起来。两年来,“热心大姐”志愿者一直默默行动在燕茹芬的身边,为她随时提供帮助。

“热心大姐”志愿者不但经常上门帮扶残疾群众,她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助残计划,那就是筹备建立一个残疾人养老院。 “我在附近找了个三层小楼,想让像燕茹芬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住进去。一般的养老院都是收养没儿没女、生活可以自理的人,但是像燕茹芬这样的弱势群体没人收养,所以我们就想把这件事做起来。 ”何东芹说,“但是这件事光凭我们做力量还不够,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

通过帮助像燕茹芬这样的残疾人,“热心大姐”志愿者们感受颇多。志愿者郭莉说:“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些事很有意义,看见自己帮助的残疾人开心了,我们心里也很高兴。 ”何东芹指着自家屋里 “热心大姐”的牌子和受帮扶对象送来的锦旗说:“一开始别人问我,你成天东跑西跑,为了什么?为的是钱吗?我说不是为了钱,大伙称呼我热心大姐,我感觉很自豪,比给我多少钱都高兴。我们得到的这些荣誉是金钱买不到的。 ”

目前,邢侗街道办事处有持证残疾人625名,12个社区均设立了残疾人协会,并设有专职委员和活动室。邢侗街道办事处有4支助残扶残队伍,志愿者已发展到150多人。邢侗街道办事处副书记夏祥生说:“‘热心大姐\’等志愿者队伍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了解,并且带动更多普通群众参与到扶残助残事业中来,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

□本报记者 郑东岩 本报通讯员 许宁 王菲

新闻推荐

16名大学生牵手留守儿童,16名大学生牵手留守儿童

本报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发出关爱留守儿童倡议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7月7日至14日——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