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巩固“稳”的基础 积蓄“进”的力量 ——赵辉在德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举要

德阳晚报 2017-01-11 00:00 大字

重装气势。  邬明俊 摄

全自动化生产线。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文化惠民。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现代农业。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回眸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呈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全域城镇化开启新篇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面小康扎实推进,民生福祉全方位改善

点击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8.2%;

●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增长.8%;

●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亿元、增长%;  ●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

●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期冀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稳”的基础上下功夫,在积蓄“进”的力量上出实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稳中求进”五大着力点

着力点①

着力稳定经济运行,

持续保持“双中高”发展态势

巩固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的良好态势,继续开展“项目年”活动。抓好个省重点项目和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资方向,策划、包装、储备一批项目。抓好新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重点推动首控德阳示范性科教城、中电国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项目落地。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分类调度和要素保障。通过PPP等模式,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推进传统消费向个性化、品质化转变,培育教育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更多消费热点。

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突出抓好“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优化提升“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力争建成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实施“传统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推进个总投资万元以上重点工业及技改项目,打造千亿医药产业,建设新型化工基地、烟草基地。实施“高端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依托重型燃气轮机、铝空动力、石墨烯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以上。

深化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亿元。推进中心城区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加快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促进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实体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放大三星堆、三国文化吸引力,大力开发环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产业带,突出打造中国玫瑰谷、雪茄风情小镇、航空小镇、西海生态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一批乡村康养休闲旅游基地,实现旅游收入亿元。

深入实施“三优两高”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个。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实施园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狠抓重点项目形象进度,着力把德阳经开区和高新区打造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千亿产业新城。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医药健康等专业特色园区,支持绵竹经开区、什邡经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成德工业园、德阿产业园创建省级开发区。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推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大现代金融产业园招商力度,积极引入各类股权投资机构、信用评级公司等,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推进路径

◆大力提升投资消费持续拉动力  

◆大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聚集辐射力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大力提升产业园区规模集聚效应

着力点②

狠抓全创一号工程,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塑造德阳制造新名片、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抓好“9张清单”落实落地,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支持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亿元。推动成德绵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重点抓好德阳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明日宇航国际航空零部件基地建设,帮助本地企业获取军品生产资质,军民融合产值增长%以上。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四川装备技术产教联盟,加快建设中德汽车学院、库卡机器人学院、西门子先进制造中心等项目。

全方位发挥“双创”乘数效应,深化“互联网+”行动,积极创建“双创”示范基地。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四新经济”茁壮成长。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抓好“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千人专家德阳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大力引进教育、卫生、科技等高层次人才,打造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领先西部的人才集聚区。深入开展“德阳创客”品牌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中德青年文创周”等系列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国家专利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工作。

全面深化产融结合,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壮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建立股权投资、风险补偿、专利质押运营等基金投入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推动国机集团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等融资产品。优化财政投入模式,通过贷款贴息、投资基金、风险融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增强“首台套”保险实施精准度。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培育和支持家企业挂牌上市。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路径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创新创业  

◆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点③

深化成德同城发展,

推动实现全域新型城镇化

成德同城,交通先行。着力抓好总投资亿元的个交通重点项目,加快构建高效、安全、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聚力建设以“五环多轴”为骨架的大城市框架,强力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什德中、德罗、德绵干道建设,改造升级一环路,启动建设二环路,规划建设连接各县(市)的三环路,推进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段建设,尽快启动成德绵高速扩容和旌江干线、成德大道、国道提档升级,规划中心城区连接各县(市)的第二城市干道。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有序推进成德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公交运行体系。对接成都轨道交通远景规划,制定市域轨道交通规划。

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全力抓好“六个协同”,推动形成“一核两中心”格局。按照全域市辖区的格局,有序推进区划调整,完成罗江县撤县设区,启动广汉市撤市设区,推动什邡市、绵竹市撤市设区和中江县行政区划调整。加大全域城市建设力度,围绕“南进北优、西扩东拓”总体布局,打造“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全面提升卫星县城承载力,切实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三大改造”“四化工程”,实施道路交通、农贸市场、旌湖两岸、五大湖森林公园、南大门等一批提档升级项目,推进凯江桥西头下穿等交通堵点立交道路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公里。完成八角水库建设,加快华强沟、石泉水库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推进重点镇建设,创建省级“四好”幸福美丽新村个。

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拓展绿色生活空间,突出打造“德阳国际健康谷”,加快构建“一谷两江五湖多园”的中心城区生态格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重点流域整治项目个,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站)个,加大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强化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环境执法,完善联动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推行园林城市全域创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复查,举办首届园艺博览会,有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目标任务,抓好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争取城市静脉产业基地国家试点。

推进路径

◆打响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  

◆构建“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  

◆着力打造美丽德阳新家园

着力点④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不断厚植转型发展新动能

扎实落实“1+5”方案,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引导去产能,推动煤矿整体退出,“一企一策”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因城施策去库存,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全市商品住房库存面积控制在万平方米以内。分类有序去杠杆,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全年超过亿元;加强财政管理,确保政府性债务安全可控。帮助企业降成本,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扩大直购电直供气试点范围。狠抓“一提一创一培”,发扬“工匠精神”,培育“百年老店”,开展品牌创建和质量对标提升行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推进交通、文化、旅游、城管四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全覆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市属国有停产企业“人资分离”改革试点,加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建设成德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建成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力争德阳农商行挂牌。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带一路”重大装备供应商。围绕高端发展“招大引强”、转型升级“补链强链”,推进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到位市外资金亿元。举办首届“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万企出国门”等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深化“大通关建设”,加快筹建综合保税区,争取共享自贸区政策,力促进出口企稳回升。

推进路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

着力点⑤

奋力冲刺全面小康,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贫困家庭技能培训等个专项扶贫工作,深化“三免三定”、股权量化等特色扶贫,确保3.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按照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退出标准,抓好集中退出验收考核和第三方检查评估工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扎实推进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确保6个受扶县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新增就业3.3万人。加强“五险统征”,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健全重大疾病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个。实施棚改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

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助推城市品质跃升。新建所幼儿园、3所小学,改善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加快建设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什邡校区、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标榜职业学院中江校区等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三医”联动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助推分级诊疗,推进健康城市及医养结合试点建设,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开展计生特别扶助对象“三项保险”试点。深入开展“三讲三爱两进步”活动,建设省级文创产业示范园。举办全市第三届运动会,抓好全民健身苑建设。

深化平安德阳建设,深入实施“主动警务战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大平安”社会管理格局。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用法治思维化解信访矛盾。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完成“智慧安监”大平台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乡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

推进路径

◆率先全面完成脱贫攻坚

◆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切实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切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class="mcePageBreak">

重装气势。  邬明俊 摄

全自动化生产线。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文化惠民。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现代农业。 本报记者  文潇 摄

回眸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呈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全域城镇化开启新篇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面小康扎实推进,民生福祉全方位改善

点击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8.2%;

●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增长.8%;

●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亿元、增长%;  ●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

●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期冀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稳”的基础上下功夫,在积蓄“进”的力量上出实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稳中求进”五大着力点

着力点①

着力稳定经济运行,

持续保持“双中高”发展态势

巩固全市上下大抓项目的良好态势,继续开展“项目年”活动。抓好个省重点项目和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资方向,策划、包装、储备一批项目。抓好新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重点推动首控德阳示范性科教城、中电国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项目落地。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分类调度和要素保障。通过PPP等模式,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推进传统消费向个性化、品质化转变,培育教育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更多消费热点。

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突出抓好“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优化提升“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力争建成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实施“传统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推进个总投资万元以上重点工业及技改项目,打造千亿医药产业,建设新型化工基地、烟草基地。实施“高端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依托重型燃气轮机、铝空动力、石墨烯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以上。

深化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亿元。推进中心城区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加快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促进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实体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放大三星堆、三国文化吸引力,大力开发环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产业带,突出打造中国玫瑰谷、雪茄风情小镇、航空小镇、西海生态小镇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一批乡村康养休闲旅游基地,实现旅游收入亿元。

深入实施“三优两高”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个。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实施园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狠抓重点项目形象进度,着力把德阳经开区和高新区打造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千亿产业新城。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医药健康等专业特色园区,支持绵竹经开区、什邡经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成德工业园、德阿产业园创建省级开发区。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德阳现代物流港,推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大现代金融产业园招商力度,积极引入各类股权投资机构、信用评级公司等,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推进路径

◆大力提升投资消费持续拉动力  

◆大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聚集辐射力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大力提升产业园区规模集聚效应

着力点②

狠抓全创一号工程,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塑造德阳制造新名片、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抓好“9张清单”落实落地,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支持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亿元。推动成德绵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重点抓好德阳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明日宇航国际航空零部件基地建设,帮助本地企业获取军品生产资质,军民融合产值增长%以上。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四川装备技术产教联盟,加快建设中德汽车学院、库卡机器人学院、西门子先进制造中心等项目。

全方位发挥“双创”乘数效应,深化“互联网+”行动,积极创建“双创”示范基地。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四新经济”茁壮成长。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抓好“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服务中心”“千人专家德阳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大力引进教育、卫生、科技等高层次人才,打造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领先西部的人才集聚区。深入开展“德阳创客”品牌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中德青年文创周”等系列活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国家专利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工作。

全面深化产融结合,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壮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建立股权投资、风险补偿、专利质押运营等基金投入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推动国机集团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发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等融资产品。优化财政投入模式,通过贷款贴息、投资基金、风险融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增强“首台套”保险实施精准度。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培育和支持家企业挂牌上市。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路径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创新创业  

◆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点③

深化成德同城发展,

推动实现全域新型城镇化

成德同城,交通先行。着力抓好总投资亿元的个交通重点项目,加快构建高效、安全、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聚力建设以“五环多轴”为骨架的大城市框架,强力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什德中、德罗、德绵干道建设,改造升级一环路,启动建设二环路,规划建设连接各县(市)的三环路,推进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段建设,尽快启动成德绵高速扩容和旌江干线、成德大道、国道提档升级,规划中心城区连接各县(市)的第二城市干道。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有序推进成德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完善城市公交运行体系。对接成都轨道交通远景规划,制定市域轨道交通规划。

以成德同城化带动全域城镇化,全力抓好“六个协同”,推动形成“一核两中心”格局。按照全域市辖区的格局,有序推进区划调整,完成罗江县撤县设区,启动广汉市撤市设区,推动什邡市、绵竹市撤市设区和中江县行政区划调整。加大全域城市建设力度,围绕“南进北优、西扩东拓”总体布局,打造“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全面提升卫星县城承载力,切实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三大改造”“四化工程”,实施道路交通、农贸市场、旌湖两岸、五大湖森林公园、南大门等一批提档升级项目,推进凯江桥西头下穿等交通堵点立交道路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公里。完成八角水库建设,加快华强沟、石泉水库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推进重点镇建设,创建省级“四好”幸福美丽新村个。

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拓展绿色生活空间,突出打造“德阳国际健康谷”,加快构建“一谷两江五湖多园”的中心城区生态格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重点流域整治项目个,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站)个,加大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强化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环境执法,完善联动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推行园林城市全域创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复查,举办首届园艺博览会,有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目标任务,抓好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争取城市静脉产业基地国家试点。

推进路径

◆打响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  

◆构建“四位一体”全域城镇体系  

◆着力打造美丽德阳新家园

着力点④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不断厚植转型发展新动能

扎实落实“1+5”方案,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引导去产能,推动煤矿整体退出,“一企一策”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因城施策去库存,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全市商品住房库存面积控制在万平方米以内。分类有序去杠杆,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全年超过亿元;加强财政管理,确保政府性债务安全可控。帮助企业降成本,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扩大直购电直供气试点范围。狠抓“一提一创一培”,发扬“工匠精神”,培育“百年老店”,开展品牌创建和质量对标提升行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推进交通、文化、旅游、城管四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全覆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市属国有停产企业“人资分离”改革试点,加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建设成德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建成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力争德阳农商行挂牌。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带一路”重大装备供应商。围绕高端发展“招大引强”、转型升级“补链强链”,推进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到位市外资金亿元。举办首届“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万企出国门”等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深化“大通关建设”,加快筹建综合保税区,争取共享自贸区政策,力促进出口企稳回升。

推进路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

着力点⑤

奋力冲刺全面小康,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贫困家庭技能培训等个专项扶贫工作,深化“三免三定”、股权量化等特色扶贫,确保3.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市级贫困村全部退出。按照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退出标准,抓好集中退出验收考核和第三方检查评估工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扎实推进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工作,确保6个受扶县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新增就业3.3万人。加强“五险统征”,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健全重大疾病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个。实施棚改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

大力发展优质教育,助推城市品质跃升。新建所幼儿园、3所小学,改善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市。加快建设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什邡校区、国家法官学院四川分院、标榜职业学院中江校区等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三医”联动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助推分级诊疗,推进健康城市及医养结合试点建设,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开展计生特别扶助对象“三项保险”试点。深入开展“三讲三爱两进步”活动,建设省级文创产业示范园。举办全市第三届运动会,抓好全民健身苑建设。

深化平安德阳建设,深入实施“主动警务战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大平安”社会管理格局。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用法治思维化解信访矛盾。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完成“智慧安监”大平台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乡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

推进路径

◆率先全面完成脱贫攻坚

◆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切实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切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新闻推荐

href="https://m.yybnet.net/deyang/zhongjiang/201612/5766949.html">市领导到中江送温暖上党课

本报讯(记者杜晓鹏)昨(8)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市总工会主席卢也到中江县黄鹿镇福沟村慰问贫困户并为该村党员干部上党课。卢也首先来到黄鹿镇福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玖琼家中,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