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不可能为可能 ——记中江县普兴镇清凉中心学校校长张玉林
清凉中心校,一座距离中江县城110多公里的偏远乡村学校,背依青山,面朝农田,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不便的交通、老式砖木瓦房的教室、坑洼不平的操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办学条件下,却多年来领跑德阳市农村教育,连续多年在同类学校考核中名列第一,其办学理念更被誉为“清凉精神”。
谁曾想到,这是一所曾经要被裁撤合并的学校。然而正是这种奋发向上、直面困难的精神以及骄人的成绩让中江县委、县政府决定,保留这所不处于场镇上的中学,并升格为单设初中。而校长张玉林就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他视学生为家人
1985年,张玉林从师校毕业后即投身中江县极为偏远地区原清凉乡的教育事业,20多年来,他像一头倔强的老黄牛坚定地在清凉中心校这块土地上满怀信心地不停耕耘着。
刚来清凉时,这里的条件差得让张玉林感到吃惊,没有操场,只有一块空地还是倾斜的,教室是砖瓦结构的,下雨时学生要打伞上课……除了硬件的残破外,令人堪忧的教学质量,让学校有些班级都招不齐学生。乡亲们宁愿将孩子送到几十里外的其它乡镇去上学,也不选择清凉。看着稀稀拉拉的学生,张玉林并没有放弃,他觉得爱教育首先要从爱学生做起。
张玉林坚持夜间巡查,一巡查便是1个多小时,看门锁、查角落,为学生盖被子。他也曾多次用箩筐抬生病的学生到卫生院就诊。“5·12”地震时,他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教学楼而忘了正在家午休的妻子,双休日为七八个留守学生改善伙食更是常有的事……
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人,他深深地理解农民的疾苦和他们所期盼的幸福。因此,他特别注重意识培养,狠抓学生良好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保护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注重音、体、美、书法等艺术教育,努力使学生体验感悟科学与艺术的整体性,为他们的将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每天都会有针对性地找学生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人生教育。“我女儿遇到这类问题时我怎样说,就怎样对学生说。”张玉林说。
他爱学校胜家庭
张玉林一直在校勤奋工作,即使是节假日,他也极少回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城里的家,坚持守护学校,修剪浇灌花草,监督建修质量,思考学校发展,到山上寻找合适的草木移栽到学校。
1999年至2007年,他先后带领教职工自筹资金80多万元,完成了清凉中学环境的硬化、绿化、美化、微机室及综合楼、厨房的建设。对所有的建修工程,张玉林实行最大可能地包工不包料,购料设立联系、验收、监督“三权分立”的工作小组。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他带领全体教职工排班轮换、严防死守、全面监督,义正辞严地训斥纠正偷工减料行为,有效地保证了建修质量,节省了资金。
“文化”是校园之魂。作为领头人的张玉林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每天早上5点半便起床读书1小时,晚上工作之余常常学习写作到深夜。他不仅建立起了学校一系列求真务实的规章制度,更善于挖掘校本资源,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如“自然清凉”品牌、“古槐文化”、“陶园文化”、“清缘诗苑”、“伏龙小学的慈壁”、“寝室文化”等,成功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清凉元素的融汇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浓郁诗意的清凉文化,做到了一校一品、一院一品,实现了学校从 “小、土、旧”到“清静、自然、厚重”的提升。有关专家到清凉学校考察后说:这是乡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蓝本。
他待教职工如亲人
张玉林在工作上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对违纪人员的批评和处罚很严厉,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更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也能充分理解他人的困难。张玉林总是先义后利、先人后己,自己不该得的坚决不要,该得的可以少得。
2007年9月,数学专业毕业的刘燕分到清凉中学,被安排担任英语教师,毫无教学经验的她不知所措,深感前途渺茫,悲观失望之余,甚至想放弃教师职业。张玉林便经常开导刘燕,并给她安排了指导老师,两个多月下来,刘燕的教学就入了门,脸上有了笑容,信心十足、干劲百倍地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了,并在2007年下学期全校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减轻教师的负担,平时张玉林总是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诸如搬运、清扫等具体的小事,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他总是饱含真情推心置腹地跟每位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方法的交流,给每一位教师以平等的发展竞争机会,为年轻教师指路壮胆,教师们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总能得到他的真情赞美,遇到挫折时总能得到他的帮助和鼓励。
如今,清凉中心校不仅成为了当地村民的首选,还吸引着绵阳、大英等外地的学生前来就读,张玉林多年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让许多人眼中的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本报记者 杜晓鹏
清凉中心校,一座距离中江县城110多公里的偏远乡村学校,背依青山,面朝农田,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不便的交通、老式砖木瓦房的教室、坑洼不平的操场……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办学条件下,却多年来领跑德阳市农村教育,连续多年在同类学校考核中名列第一,其办学理念更被誉为“清凉精神”。
谁曾想到,这是一所曾经要被裁撤合并的学校。然而正是这种奋发向上、直面困难的精神以及骄人的成绩让中江县委、县政府决定,保留这所不处于场镇上的中学,并升格为单设初中。而校长张玉林就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他视学生为家人
1985年,张玉林从师校毕业后即投身中江县极为偏远地区原清凉乡的教育事业,20多年来,他像一头倔强的老黄牛坚定地在清凉中心校这块土地上满怀信心地不停耕耘着。
刚来清凉时,这里的条件差得让张玉林感到吃惊,没有操场,只有一块空地还是倾斜的,教室是砖瓦结构的,下雨时学生要打伞上课……除了硬件的残破外,令人堪忧的教学质量,让学校有些班级都招不齐学生。乡亲们宁愿将孩子送到几十里外的其它乡镇去上学,也不选择清凉。看着稀稀拉拉的学生,张玉林并没有放弃,他觉得爱教育首先要从爱学生做起。
张玉林坚持夜间巡查,一巡查便是1个多小时,看门锁、查角落,为学生盖被子。他也曾多次用箩筐抬生病的学生到卫生院就诊。“5·12”地震时,他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教学楼而忘了正在家午休的妻子,双休日为七八个留守学生改善伙食更是常有的事……
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人,他深深地理解农民的疾苦和他们所期盼的幸福。因此,他特别注重意识培养,狠抓学生良好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保护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注重音、体、美、书法等艺术教育,努力使学生体验感悟科学与艺术的整体性,为他们的将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每天都会有针对性地找学生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人生教育。“我女儿遇到这类问题时我怎样说,就怎样对学生说。”张玉林说。
他爱学校胜家庭
张玉林一直在校勤奋工作,即使是节假日,他也极少回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城里的家,坚持守护学校,修剪浇灌花草,监督建修质量,思考学校发展,到山上寻找合适的草木移栽到学校。
1999年至2007年,他先后带领教职工自筹资金80多万元,完成了清凉中学环境的硬化、绿化、美化、微机室及综合楼、厨房的建设。对所有的建修工程,张玉林实行最大可能地包工不包料,购料设立联系、验收、监督“三权分立”的工作小组。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他带领全体教职工排班轮换、严防死守、全面监督,义正辞严地训斥纠正偷工减料行为,有效地保证了建修质量,节省了资金。
“文化”是校园之魂。作为领头人的张玉林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每天早上5点半便起床读书1小时,晚上工作之余常常学习写作到深夜。他不仅建立起了学校一系列求真务实的规章制度,更善于挖掘校本资源,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如“自然清凉”品牌、“古槐文化”、“陶园文化”、“清缘诗苑”、“伏龙小学的慈壁”、“寝室文化”等,成功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清凉元素的融汇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浓郁诗意的清凉文化,做到了一校一品、一院一品,实现了学校从 “小、土、旧”到“清静、自然、厚重”的提升。有关专家到清凉学校考察后说:这是乡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蓝本。
他待教职工如亲人
张玉林在工作上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对违纪人员的批评和处罚很严厉,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更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也能充分理解他人的困难。张玉林总是先义后利、先人后己,自己不该得的坚决不要,该得的可以少得。
2007年9月,数学专业毕业的刘燕分到清凉中学,被安排担任英语教师,毫无教学经验的她不知所措,深感前途渺茫,悲观失望之余,甚至想放弃教师职业。张玉林便经常开导刘燕,并给她安排了指导老师,两个多月下来,刘燕的教学就入了门,脸上有了笑容,信心十足、干劲百倍地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了,并在2007年下学期全校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减轻教师的负担,平时张玉林总是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诸如搬运、清扫等具体的小事,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他总是饱含真情推心置腹地跟每位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方法的交流,给每一位教师以平等的发展竞争机会,为年轻教师指路壮胆,教师们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总能得到他的真情赞美,遇到挫折时总能得到他的帮助和鼓励。
如今,清凉中心校不仅成为了当地村民的首选,还吸引着绵阳、大英等外地的学生前来就读,张玉林多年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让许多人眼中的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本报记者 杜晓鹏
新闻推荐
丰谷酒飘香千载诗不老丰谷镇古称丰谷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自隋唐以来,丰谷镇就因盐而兴,因酒而闻,因文而茂,因治而盛。历史上,丰谷镇因盛产井盐、烤酒、缫丝,以及作为距离绵阳城区最近的重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