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视听乡村”跨入影音网络新时代

四川日报 2015-11-11 01:35 大字

11月初,《四川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扶贫项目建设要求和指导意见》在四川电视节期间推出,据编制专家介绍,四川省将构建新型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贫困村实施“视听乡村”工程、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将全面实施,以推进现代视听惠农利民。近年来,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视听乡村”工程的实施,成效显著。

□罗昕图片由四川广电网络提供

覆盖全省 以点带面

“视听乡村”工程融合有线网络、无线传输、直播卫星、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新技术,面向广大农村群众提供融合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数字终端为一体的院坝(社区)和家庭多媒体视听信息服务。

加快实施“视听乡村”建设工程,建立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新型农村文化娱乐和舆论宣传阵地,搭建基层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促进农村信息化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四川省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已接近尾声,全省广播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深入推进,高清交互电视平台成功运营,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向农村地区大规模推广,为全省实施“视听乡村”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市(州)、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保障措施,积极推进“视听乡村”工程又好又快、有力有序实施。

四川省在名山区、仪陇县、中江县、前锋区等地进行了“视听乡村”工程试点,受到当地农村群众和基层党委政府的欢迎,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在全省推广积累了成熟的经验。

规模初具 百姓叫好

从2014年底到2015年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广电网络领导多次带队前往雅安市名山区调研“视听乡村”试点工作。经过多次会议,联动公司多个部门,名山区的“视听乡村”工程初具规模。

走在名山区的各个乡镇,总能听到村里响起的广播声。这就是村民们说的“村村响”。现在,名山区不仅有了“村村响”,还有了“户户通”、“月月放”。

茅河乡万山村8组村民何家贵说:“现在的电视节目好看多了,能看到很多节目。”当频道调至一档幼儿动画节目时,何家贵一岁半的孙女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看得特别认真。何家贵笑着说,现在村里使用的是有线数字电视,能接收很多电视节目,村民可以从电视里了解更多农业信息,以便发展产业。“等孙女再大一些,我就准备买台电脑学习。听说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政府政策、技术信息,以及农产品、农资价格行情。这样就避免了不知道去哪里了解市场行情的困惑。”何家贵说。

茅河乡的村干部表示,“视听乡村”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农村群众享有城乡均等电视服务的权利,“乡村视听室”的建设,让农村群众通过网内电脑可以查询相关政策、技术信息,了解农产品、农资行情,了解天气状况提前安排农事。“视听乡村”项目更是整合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目前,名山区已经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双向传输,不仅可以将信息传输出去,还能及时得到反馈。茅河乡“视听乡村”试点也完成了“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系统的改造提升,并有效依托综合文化站完成“乡村数字电影院”建设。“乡村视听室”、“文化院坝”、“对农服务视听信息网络”以及“广电服务中心”等工程也在进一步完善和积极推进中。

为实现全区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以及宽带互联网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名山区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其中,四川广电网络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名山区委、区政府也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400多万元资金。

“视听乡村”发展规划

第一阶段:

至2016年底,85%以上行政村通光缆,实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到村接入,实现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农村多通路宽带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到45%以上,高清交互电视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面提供160套以上标清频道、50套以上高清频道,初步完成“视听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并在2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部署。

第二阶段:

至2018年底,99%以上行政村通光缆,实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到村接入,实现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农村多通路宽带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到85%以上,交互电视覆盖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完善“视听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在7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部署。

第三阶段:

至2020年,广播电视实现从标准向高清的全面过渡,4K超高清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农村多通路宽带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交互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视听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入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各类智能应用、智慧服务层出不穷,99%的行政村完成部署。

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视听乡村”工程实施纳入整个项目的统筹之中。

“视听乡村”未来趋势

1、加快建设农村应急广播平台,完善应急广播预案体系,增强农村广电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抗毁性,提升农村广播电视的应急保障能力,扩展应急广播至电视、手机等多类终端。

2、推动“视听乡村”工程成为“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的重要支撑,为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注入更多新型视听信息服务的内涵,因地制宜地推动“农家电子书屋”、“乡村视听室”、“院坝电影”、“田间广播电视”、“多屏便民服务”、“电子阅报屏”等深入农村基层。

3、加强政策与资金的配套,关心关爱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开办“有声报刊读物”、“有声新闻电视客户端”、“远程交互电视教育”、“远程交互电视诊疗”等新服务。

4、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双向互动功能,积极创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开办有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部署“农村党员远程电视教育”、“进城务工电视招聘培训”、“数字现场博物馆”、“视频交互电视”、“电视卡拉OK”等新业务。

新闻推荐

水磨古镇流行一句话:“多个人多双筷子”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2月7日发自汶川水磨古镇“快点!一起去嫂子家团年!”汶川县水磨镇街上,杨桂兰提着大包东西急匆匆跑过,一边向街边伤心凉粉店老板娘周素英打招呼。“我去不了,店里面工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