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磨古镇流行一句话:“多个人多双筷子”

四川日报 2016-02-08 00:49 大字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2月7日发自汶川水磨古镇

“快点!一起去嫂子家团年!”汶川县水磨镇街上,杨桂兰提着大包东西急匆匆跑过,一边向街边伤心凉粉店老板娘周素英打招呼。“我去不了,店里面工人等下就到了,我们下午也要一起团年。”周素英回答。

热闹的对话吸引了川报全媒体集群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的注意,跟着杨桂兰,我们一脚跨进了杨云志大爷家的门。

杨桂兰管杨云志的儿媳叫嫂子,但两家人并不是真正的亲戚,而是房东和租客。成都新津人杨桂兰在他家租了门面卖青稞饼等特产,“每年除夕,房东都要让我过来一起团个年。我们都姓杨,人家简直把我当一家人了。”房东杨云志大爷说:“她们年年除夕就要过来准备第二天开店,身在异乡,吃个团年饭热闹一下,才像过年嘛。”待杨桂兰赶到,有肉、有鱼,还有特色野菜炖腊猪骨的团年饭端上了桌。之前一直感叹着生意不太好做的杨桂兰,脸上又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水磨镇副镇长贾叶群告诉记者,老街重建完成后,近年来,镇上的店铺每年大年初一起就会开张,“今天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年饭,明天再来,这里就会变成热闹的旅游景点了。”

除夕中午,周素英已经在筹备着晚上的年夜饭。正月初一开始,她的伤心凉粉餐馆将迎来生意高峰,店里的小工们除夕夜就不得不提前到店里准备。所以她几天前就让大家放假回家团年,“除夕晚上这顿年饭,就到店里一起吃。”记者在厨房看到,香喷喷的水磨老腊肉、香肠已经煮好。一大盆腊味中有猪头、猪尾。周素英说,这寓意“百姓的日子有头有尾,平平安安”,而肥美的鳕鱼不久就将宰杀,象征“年年有余”。“我还买了土鸡、土鸭、牛肉,到时候可以凉拌,可以烧,初步算了一下,有十几个菜哦!”周素英说,她的店里还有水磨特产青稞酒,“过年了,到时候大家要喝掉一二十斤!”老板娘大方,小工们也很给力。除夕下午,大伙儿已经蒸好了几十笼初一早餐用的馒头,煮好了凉粉,为初一的生意准备充足的货源。周素英说,她自从2010年到水磨古镇开餐馆,一起过年的除了从老家中江县过来的哥哥和弟弟一家,就有小工们一起,“现在吃饭嘛,也就多一双筷子的事。”

多个人多双筷子,这是四川乡里乡亲过年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在水磨,有了更多的意义。“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新民俗,记者还亲自体验了一把。在水磨镇郭家坝村的朱光友家和杨富友家,我们一进门,女主人就张罗着给我们煮醪糟蛋,或者端上大盆佳肴,非得让我们吃几口才能走。所以,我们走走停停,半天吃了三顿饭。多个人多双筷子的新“民俗”,背后是百姓未改的纯朴和越来越富足的生活,以及水磨的包容和真性情。

(本报记者 钟莉 吴晓铃 田为)

新闻推荐

德阳农村电商一年观察 “下乡”的电商还好吗?

□本报记者朱雪黎袁婧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高屋村的小卖铺老板薛晓坤,被称为“电商红人”:去年1月,赶街网在她的小卖铺里建了全省首个村级“赶街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她也成为德阳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