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富强村的富强路

德阳日报 2013-12-05 02:12 大字

德中路上,富强村口,蒙蒙细雨中,沿着一条平坦的水泥道路缓缓而入,一片片整齐有序的瓜蒌藤蔓,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精美洋房,映入笔者眼帘。难以想象的是,这个由9个社,508户人家组成的小村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从山多地少、闭塞落后一跃成为如今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致富新村。

结合当地实际 调整产业结构

村支书周正寿介绍,富兴镇富强村,地处龙泉山脉尾端,位于富兴镇北面,距县城13公里,距富兴场镇1公里。按理说,这个紧挨德中公路的村庄,发展应当很顺畅。然而现实却是,全村1427人,劳动力766人,常年外出务工的达429人;全村村、社道19.7公里,几乎全是土路,水泥路只有村办公室到德中公路那270米。

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加上劳动力不足,成了制约该村发展的“拦路虎”。2012年,富强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发展有了新机遇。在综合分析该村山多、沟深、平地少、土地贫瘠、劳动力紧缺等各种因素后,村委班子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作为第一“抓手”。

如今,100亩优质核桃已完成栽植,预计2015年全面挂果投产;第一批种植的240亩瓜蒌也已喜获丰收,每亩收入2000-3000元。“第一年嘛,成本收回来了,在家里就能赚钱,比在外面打工方便多了,老人、小孩都能照顾到。”村民伍小兰笑呵呵地说,她和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去年国庆回家探望,临走的时候,村支书来了,将村里发展产业的规划一说,两口子毅然决定留下来,成了村里“返乡流”的第一人。

同时,5户适度规模的养猪户和26户适度规模的养鸡户也已发展起来,“中江县自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中江县齐远养鸡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以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农户发展,组织和帮助养殖户解决产前、产中服务和产品销售等问题。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该村还积极做好村内扶贫规划,带动群众同奔致富路。对贫困户发展产业,采取优先规划、优先安排项目、优先实施的方式,目前,已有30户贫困户新栽植核桃64亩,23户发展适度规模养鸡,5户发展适度规模养猪。

规划因地制宜 建设美丽新村

刚建好的新村聚居点紧挨着村委会,首批一共34户,全是二层小洋房,面积96-152不等。房屋四周,除了茂盛的花草树木,还种上了绿油油的小菜,仿若屏障一般,与洁白的墙壁相映成趣。

在自家的新居前,63岁的村民刘昌广,拿着一把大洋铲,忙着铲运沙子,“准备贴地砖,搞装修嘛,过年前好搬进去。”他说,儿女不在家,所有事情都由自己操持,“不过也不用费多大力,村上统规统建,我们只用看看施工,监督监督质量就好了。”

“新村无论怎样建,主体始终是村民,他们的意愿很重要。”周正寿表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富强村充分发挥村民的自主权,创新工作思路,搞好新村规划选址。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确保建设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原则,该村村三委邀请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局专业人员、乡镇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实地调研、踏勘,并将选址方案提交村民大会讨论、确定,确保选址科学合理、符合村民意愿。据介绍,规划好的4处新村聚居点(其中新建1个,改扩建3个),均具有交通方便、地势高朗、非基本农田、贫瘠的低产土的特点,同时,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节约建设用地84.6亩。

去年,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放线、统一建设、统一财务、统一监督、统一风貌、统一分配的“七个统一”原则,富强村新村聚居点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经过一年的时间,今年国庆节,32户村民统一搬进新居。

产业发展起来了,新居建设好了,各项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富强村已完成村社道路7公里,社道路基3公里,入户路2.35公里,农户院坝硬化3600平方米,风貌改造34户,新建蓄水池2口,整治塘堰10口。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以后几年,富强村要力争建成一个‘产业围绕新村转,新村围绕产业建\’的新农村,让广大群众走上致富之路”。面对未来,周正寿信心百倍……

吴德亮

新闻推荐

德阳家政: 走入千家万户实现蓬勃发展

近日,从中江县来德阳市区找工作的陈大姐走进了泰山北路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希望找到一份保姆的工作,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我希望能找一份包吃包住、月工资1600元左右的工作。”陈大姐说。家政服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富强村的富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