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社区矫正之德阳特色本报记者 林涛

德阳日报 2012-09-21 03:25 大字

2011年,德阳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市司法局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工作始终,创新社区矫正机制体制,强化社区服刑人员管理,使社区矫正工作在2年内,县(市、区)、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100%;社区服刑人员达到服刑人员总数的30%以上;创建了具有德阳特色的社区矫正“七化”模式,开创了社区矫正新局面。

队伍专业化。加强执法、专职、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实现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德阳市司法局,县(市、区)司法局,乡(镇、街道办)分别组建了社区矫正警察队伍,今、明两年,全市计划配备135名社区矫正专职协管员。村(社区)设社区矫正辅导员、信息员,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矫正工作执法主体的身份问题。

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预测、评估制度,衔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心理矫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帮扶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以及社会保障、解除矫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统一社区矫正工作的文书格式,加强档案管理,依法规范运行,维护刑罚执行的统一性、严肃性。

管理网格化。以社区为单元,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组织,逐步推行社区矫正“两结合”,即司法所、社区矫正司法警察与社区协管员等专、兼结合,专门机关与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场所基地化。完善了“三基地”建设,全市以中江富民技校、德阳安装技校等技工学校为依托建立了社区矫正人员技能培训基地;以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为场所建立了公益劳动基地;以监狱、看守所、劳教所为依托建立了警示教育基地。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优化社区矫正基础保障。根据德阳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求,由市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旌阳区共同出资150万元建成了社区矫正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四川省德阳市阳光驿站”,并于今年7月正式开班培训,开设了焊工、电工、钳工等多个专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对象分类化。健全完善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惩制度,探索建立日常考核与司法奖惩的衔接机制,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载体。2011年,德阳市先后出台了《德阳市社区矫正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德阳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德阳市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今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后,探索建立了社区矫正评估体系,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增强了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监控信息化。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建立本辖区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实时了解和掌握本辖区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完成社区矫正对象 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管理平台建设,建立电子围墙,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对矫正对象的定位管理。GPS定位手机的运用,提高了矫正工作的科技含量,可实时掌握了解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动态,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发生,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矫正人性化。全市成立了“亲情帮教大走访”领导小组,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并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排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轻视、不歧视,用法规政策及社会道德准则正其人、矫其行,鼓励他们“弃恶性,奔富裕”。全市“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覆盖面100%。中江县为社区矫正对象解决临时生活救济42人,共计30000余元,落实灾后危房改造21户,解决城镇、农村低保35人,纳入农村“五保”20人。市司法局机关干警为旌阳区石桥社区矫正对象江某某(因患外伤性尿道狭窄被保外就医,急需医疗费)捐款4750元……通过亲情教育、亲情关怀,帮助其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共创和谐。

新闻推荐

一拍卖标的标的一车牌号为川东风牌自卸货车壹辆竞买保

一、拍卖标的:标的一、车牌号为川F13498东风牌自卸货车壹辆。竞买保证金贰万元整。标的二、车牌号为川F20169北京现代伊兰特轿车壹辆。竞买保证金伍仟元整。二、标的展示时间、地点:公告日起至拍卖...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