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村官”三人行
本报记者与3位“村官”唠家常。本报记者 蒋文戈 摄
2版
他们,一位是村支书,一位是村主任,一位是村文书,从年轻小伙子到年过不惑,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他们已连任七届村官,一起为同一个村、同一群人服务;为了服务老百姓,一起为了“大家”舍小家;为了村上的发展,一起挑头承担起村上债务。在他们的带领下,中江县仓山镇大栗山村,这个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贷款村”实现大翻身,如今,村里80%的农户都住进了小二楼,社社通水泥路,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本报记者 邱洁
履职第一要务,
摘掉“贷款村”帽子
1990年以前,大栗山村是附近有名的“贷款村”,全村农业人口1447人、449户,耕地面积1501亩,70%的家庭靠贷款过日子,有的家庭不要说生产用品,甚至基本生活用品都要靠贷款,全村最困难的家庭有时贷款额度高达一年3000至4000元。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乡村人才,1990年,周习运、李扬军、袁荣材在村民的期盼和信任中走马上任。“我们是通过全体村民选举出来的,就要实实在在为大家办事,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上任第一天,村支书周习运就立即召集村主任李扬军、村文书袁荣材开会,讨论怎样为老百姓服务、带领群众脱贫。“首先,我们必须找路子、求发展,把‘贷款村\’的帽子摘掉。”
通过考察,3人帮助村民寻找到第一个路子——种植黄背木耳。当年,他们组织村民代表和技术人员一起,到成都金堂考察,看到金堂农民通过种植黄背木耳走上了致富路,同时技术人员肯定大栗山村的土壤也十分适合种植黄背木耳。这年,只有20户农户开始种植黄背木耳,并于同年收到巨大效益,产量高的家庭年收入达4万。看到种植黄背木耳有钱赚,第二年其他农户纷纷表示也要种植。这个时候,资金成了一个大问题。由于村上很多家庭靠贷款过日子,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合金会不给贷款,村领导班子想办法请合金会代表到村上和金堂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考察,合金会觉得项目有前途,批准了农户们的贷款。当年,村上所有借贷农户都还清贷款,并且此后不再靠贷款过日子。大栗山村成功甩掉了“贷款村”的帽子。
发展第一要务,
要致富先修路
2004年,周习运3人开始为农户寻找第二条致富道路,通过考察,把种植西瓜和冬瓜列入发展项目。有了黄背木耳的成功经验,农民很容易接受了新事物。但由于天公不作美,西瓜和冬瓜的销售惨遭“滑铁卢”。“西瓜和冬瓜的出产季节是夏季,这个季节经常有暴雨,村上到场镇的路是土路,一遇雨就变成泥泞路,没办法行走。当年的雨水又丰富,连续多天下来,西瓜和冬瓜就坏了,农户血本无归。”说起当年的事,周习运很是无奈。
要致富先修路,他们开始思考修路事宜。修路有两个最大的难处,一是占地,二是资金。要把1米宽的小路修建为4米宽的标准村道(碎石路),要占用路两旁的土地,涉及少数农户利益,同时也没有资金来源。通过和骑龙乡政府(在撤乡并镇后被并入仓山镇)沟通协调,乡政府承诺拿出6万元资金。资金没有问题了,还需要得到全体村民的同意。为取得大家的同意,他们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代表会等大大小小会议7次,并把任务分解,一对一做工作,历时两个月,终于开始修路。在克服各种困难后,大栗山村的第一条村道修建成功。
碎石路只是一个开头,2008年,3人计划为村上修建水泥路。经过开村务大会决定,先修2.1公里,通5个社。当时国家政策是修建一公里水泥路,国家补助14万,老百姓集资13万,2.1公里总投资达56万。有了头次的经验,他们首先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观摩,让村民了解修路的好处和方便,大家一致同意修路。“口头同意和实际出钱是两回事,资金的筹集是最大的困难。”周习运说。“路又没有修到我家门口”,他们上门筹资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为了早日修好路,他们创新工作方式,先做困难户的思想动员。“当年我们先从最困难的那家做起,第一户就是周春庭。”周习运说:“经过我们的详细解说,他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1600元。看到最困难的周春庭率先带头交钱,其他人纷纷把钱交了出来。”短短时间内,5个社不到500人,集资27万元,该村第一条水泥路开始修建。
2.1公里的水泥路刚建成,就在“5·12”地震后发挥了作用,抗震救灾、物资运送、灾后重建,老百姓享受到路通的好处。
2011年,村上又修建3条水泥路,加上2008年的2.1公里,全村共修建水泥路6.7公里。现在,该村已经是社社通水泥路,原来从村上走路到骑龙场镇来回要4个小时,现在只要1个小时。
“截至目前,我们村上有3户养猪大户,最大规模的一季度可出产600头猪,一年2000头,还有几家正在修建养殖场。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小二楼。下一步,我们打算引进乡村公交,进一步完善乡村交通,加大招商引资,让我们的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周习运说。
记者感言:在采访中获悉,在大栗山村第一次修路的时候,由于撤乡并镇的遗留问题,修路的资金没有落实到位,周习运3人毫不犹豫扛下了5万元的债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随口问起,他们在20多年前是村上的致富带头人,现在还是不是?周习运的回答令人吃惊,早在20年前,他们已经不做生意了,原因很简单:“每天村上的事情多得忙不完,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别的事。”简单质朴的回答,毫不掩饰的无私奉献。上任的时候,最年轻的袁荣材29岁,年纪最大的周习运也才37岁,22年里,他们把青春和心血无私奉献给了大栗山村的村民和村上的发展。记者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体现了基层工作者对老百姓的责任,更体现了他们用心倾情为老百姓服务的高尚情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及时开展抗灾救灾工作,7月26日,中江县成立了由14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的7个抗灾救灾助耕服务队,深入到受灾严重乡镇帮助农户进行抗灾自救。抗灾救灾助耕服务队由该县县委农工委、扶贫办,县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