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拥政爱民 始终如一 ——专访武警德阳市支队政治委员余建军

德阳日报 2011-08-31 22:34 大字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武警德阳市支队结合驻地特点,以“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警民凝聚力”为目标,以培养“四有”新人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拥政爱民新路子,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植树造林、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圆满完成“5·12”抗震救灾、“8·13”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广汉火车坠江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8月30日,就德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武警部队如何积极响应等相关话题,武警德阳市支队政治委员余建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实习记者 孙祯

“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增强警政警民团结”, 深入开展共建共育活动,密切了警政警民关系。

记者:在密切警政警民关系各项工作中,武警部队是怎么做的?

余建军:我们每年初专门下发《拥政爱民工作指示》,规范“双拥”共建工作。在部队广泛开展“德阳稳定我有责,德阳平安我光荣”教育,引导广大官兵为维护德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奉献。春节、“八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警地双方都会共同组织文娱体育活动,活跃了警地双方的文化生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促进。支队还积极向地方单位职工、驻地群众开展国防教育,与驻地学校创办了“少年警校”,定期组织学生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并参加社会实践,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今年5月31日,支队与东汽小学举行了隆重的共建少年军校签字仪式,结成了“警民共建”单位。近4年,支队共派出官兵1400余人次,军训学生、职工、民兵,培训交警、保安6000余人,上国防教育课100余课时。今年上半年,支队还邀请东汽、市国税局、德阳移动公司等共建单位开展红歌比赛、篮球联赛等活动喜迎建党90周年,进一步融洽了警政警民关系。

视灾情为命令、急人民之所急,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及维稳任务。

记者:“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武警支队是如何响应的?

余建军:特大地震发生后5分钟,我们就启动了应急预案,515名官兵迅速到达绵竹、什邡、旌阳区、中江县的11个乡镇救援,成为第一支成建制到达重灾区实施救援的部队。抗震救灾中,官兵们不怕牺牲、科学施救,共从废墟中救出被困幸存者132人,疏散转移群众3500余名,抢运伤员1560名,清理遇难者遗体648具。从废墟中挖出黄金10箱、现金600余万元,押运救灾资金3000余万元,装卸和搬运各种救灾物资350余吨。同时,支队派出官兵10余次进入堰塞湖,运送炸药40余吨,雷管10000余枚,成功排除了汉清路上的一把刀、小岗剑等3个堰塞湖险情。

在驻地维稳期间,我们广泛开展走村入户活动,帮助群众生产生活。为受灾群众抢收小麦40余亩、油菜6000余公斤,为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20余吨。为确保市内金融系统顺利运行,支队派出20名官兵,分别对市内8个银行进行守护,确保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支队还专门派出一中队在汉旺的东汽厂区驻训,担负巡逻守卫任务,先后抓获28名盗窃犯罪嫌疑人,挽回国有资产数百万元。

“军爱民,民拥军”鱼水深情,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军民一家亲”的含义。

记者:爱民助民,倾注鱼水真情,努力扶贫帮困,这是武警部队始终如一的宗旨,具体的体现有哪些?

余建军:我们始终发扬“爱民助民”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引导官兵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参加扶残助残、扶贫帮困活动,坚持每年走访慰问军烈属、五保户、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近4年来,支队先后对42名残疾人员进行了帮扶,资助失学儿童和学生60人,慰问军烈属、五保户、残疾人130余人,筹集扶贫济困资金和捐款达100万余元,捐物3千余件。支队先后有9个单位被武警总队、共青团四川省委和德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团组织”和“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德阳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始终都很关心和支持,部队正规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和“四个基本”建设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与德阳共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 德阳——

(刘俊实习记者孙祯)记者日前获悉,今年1-9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87.39亿元,同比增长11.8%;技改投资完成159.6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考核目标的79.8%,快于时间进度4.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20...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