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应民声期待 刷新群众幸福感

四川日报 2015-12-07 01:21 大字

民生篇

□本报记者 朱雪黎

12月3日一早,5岁的孙熙牵着妈妈的手,从家走到幼儿园,只花了不到10分钟。“离家近,收费也不高。”能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近入园,并只需按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缴费,孙熙妈妈笑称,“幸福指数飙升”。

“入园难、入园贵”,过去不只困扰着孙熙一家所在的德阳市旌阳区工农街道旌南苑社区。在德阳市区,公办幼儿园“建设跟不上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市区56所幼儿园中,公办只有18所,占比仅32%,其中学前三年教育完整的仅10所。

今年,德阳深化学前教育领域改革,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在改造社区闲置用房增建幼儿园的同时,还首次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旌南幼儿园等3所民办幼儿园购买了440个学前教育学位。明年,这项改革红利辐射范围还将有望进一步扩大。

回应群众期待,是今年德阳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德阳不断突破。

切入口:

群众期待就是改革方向

为了让更多群众“安居圆梦”,年初,德阳提出全年将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9209套,其中保障性住房1452套、棚户区改造27757套。同时,力争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全年货币化安置比例达40%。还将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抓好10000户(套)农村安居住房建设;通过新建、购置住房或改造集体闲置房等方式,完成农村廉租房安置任务1593套。

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等,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社会关注度。今年,德阳明确在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7类领域推行273项政府购买服务事项,计划支出2400万元。同时健全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建立“12349”居家养老服务呼叫指挥中心,建成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15个。目前,德阳还在全力推进疾病应急救助机制建设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

今年,德阳还专项出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期待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力争3年内带动就业3.5万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也将在年底实现社区(村)全覆盖。

在医疗领域,德阳今年广发“英雄帖”,邀约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拟建项目中,7个是社会资本直接投资的医疗机构,包括疗养院、护理院(含临终关怀服务)、消毒供应中心、检验中心及旌阳精神病专科医院等;1个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德阳希望借助此项改革创新,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新需求。

持续性:

改善民生没有“句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4月,为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旌阳区开展“云朵课堂”实验,让相距数十公里的两个班级“隔空”上课。试运行半年后,针对“村小最缺艺术老师”这一诉求,“云朵课堂”固定开设艺术课,为村小解了困。

教师“区管校用”,则是旌阳实施的一项新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打破校际藩篱,让教师在区域内按需流动。2015年,旌阳区还安排专项资金46万元,用于城乡轮岗交流教师的考核和奖励。同时,还在区内5所学校中启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

在什邡,借助北京对口援建机遇,京什交流合作连续7年不间断深化,增进民生福祉。如今,北京、什邡35所结对学校“手拉手”,互通课程、教案等。在什邡学生享受北京优质教育的同时,什邡市的医疗机构也纷纷“借智”北京各大医院,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在北京都不好挂号的专家,到什邡说不定能挂到。”

去年开始践行的“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也为在德阳的外来务工人员送去关怀:2014年,德阳为外来务工人员配租1354套公租房。今年,德阳加大力度,明确将当年竣工公共租赁住房的30%定向供应给农民工,预计可供应766套左右。今年9月,德阳岷山路422套公租房全面竣工,除了德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也成为重点保障对象。

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实施民生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解决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德阳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新闻推荐

一个世界难题的德阳探索 20个磷石膏“人造山”如何铲平?

5月18日,路过小镇边缘那座灰色的“小山”,什邡市洛水镇居民简发林又是一阵“闹心”,“啥时候才铲得平嘛?”这座“小山”,是由20多年来化工产业发展产生的磷石膏堆积而成。期待尽快铲平磷石膏“人造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