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会:“女汉子”撑起一个家
曾令会正在家里整理收回来的大蒜。
“要说是自己的亲闺女,那照顾自己的父亲是应该的,可作为儿媳妇,能把公公照顾得这么好那真是了不得。”提起10年来悉心照顾公公的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好儿媳曾令会,周围的村民赞不绝口。
8月14日,记者来到红豆村9组曾令会的家。由于常年操劳,眼前才52岁的曾令会头发已花白,双手也长满老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50多岁的“女汉子”,没有因为苦难而逆来顺受,却凭借着心中的坚强意志和柔弱的肩膀为家庭顶起了一片天。
文/图 本报记者 曾征
“公公也是咱亲爸”
上世纪80年代,曾令会经人介绍与丈夫张官兴相恋后结婚。婆婆离世后,公公张顺刚喜欢一个人独居,平日里,曾令会总会做些好吃的饭菜给公公送去。然而在2005年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中,78岁高龄的公公失去了双腿,只能瘫痪在床。
“爸这么大岁数了,我想把他接回家照顾。”就在为公公办出院手续的时候,曾令会和丈夫商量着。然而,此时的丈夫却因常年在外打工,导致腰椎早早地出了毛病,还有骨质增生现象,根本不能干重活。如果接公公回来的话,家务活、农活、服侍公公、照顾孩子的重担一下子就全部得落在曾令会一个人的肩上。丈夫有些担心,但曾令会却说:“没事,我累点无所谓!”
从此以后,每天曾令会早早地起床,给家人准备好早餐,然后又开始洗一家人的衣服、打扫卫生、准备午餐,在忙完了家务活后,又扛着锄头下地干农活。遇到天气晴朗,曾令会就用轮椅推着公公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到了晚上把家里收拾妥当后,她还要给老人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
2014年4月的一天,正在地里忙着摘烟叶的曾令会有些口渴,就准备回家喝些水。可刚到家,就发现公公正匍匐着身子从房间往外爬,而且额头上还受了伤。曾令会吓得魂都飞了一半,连忙跑到公公跟前,使出浑身力气才将公公抱回床上。老人早已泪流满面,抽泣了许久,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孩子,辛苦你了,我们家拖累你了……”曾令会却是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就是咱亲爸。”
10年来,在曾令会的心里,什么事情也没有照顾好公公重要,为了撑起这个家,起早贪黑地忙碌劳作让原本体重60多公斤的她,体重直降至只有40多公斤,而她却从没有半句怨言。
想找份工作还清欠债
为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2014年什邡市发起了寻找“什邡好人”、“什邡孝子”的活动。活动评选出“什邡孝子”10名,曾令会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荣誉,曾令会只是憨厚地说:“照顾自己的公公,这是应该的,而且我怎么对老人,我儿子媳妇都看在眼里,我老的时候,他们也会这么对我。”
在曾令会的悉心照料下,88岁的公公于2014年底安详离世。“张大爷在世的时候,全靠他这个孝媳妇,不然他哪能多活十年哦!”10年来,曾令会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公公,尤其是2014年老人眼睛失明以后,她更是细心又耐心地料理,这一切周围村民都看在眼里,“都说久病无孝子,这个孝媳用十年的实际行动,给咱村的妇女树立了榜样!”
为了给公公治病,曾令会和丈夫倾尽全力四处借钱,债台高筑,虽然多年省吃俭用地还钱,但现在还欠着几万元的外债。“我唯一亏欠的就是我儿子,当初家里没钱,他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现在只能四处打点零工,收入还不够他自己的小家庭开销。”曾令会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农村是靠天吃饭,收成好了一年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收成不好也就四千多元,只能勉强糊口,所以我想多打份工,多点收入好早点还清欠债。别人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我也不能失信于人啊。”
在得知曾令会一家的实际情况后,师古镇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蒲登凤奔前走后,查找适合曾令会的就业信息。8月17日一大早,曾令会就来到镇上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等待她的蒲登凤将收集到的适合她的就业信息做了详细介绍,并对岗位的性质做了分析,并建议她家政、月嫂这类的工作比较适合,工资相对也高一些。但是家政和月嫂的工作需要在什邡城区务工,考虑到丈夫不能做重活、孙子又还小,家里农田也需要人照看,曾令会表示自己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还能照看家里。
根据曾令会的要求,蒲登凤又给她联系到了一份在镇上街道保洁的工作。“我的工作落实了!”曾令会会心地笑了,她告诉记者,虽然这份工作只有700元工资,但是做两天休两天,还能照看家里,她已经很满足了。
新闻推荐
什邡以“5个思维”引领“十三五”规划编制 “开门”编规划 科学谋发展
本报讯(记者许江韵)记者从什邡市获悉,该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规划编制立足“5个基本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思路,并正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这5个基本思维分别是,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