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完成整改清单才能摘掉“后进”帽子

四川日报 2015-07-06 08:35 大字

德阳清单式整顿转化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

6月25日,什邡市方亭街道阳光社区的阳光小区内,几名工人正安装空调排水管。“这样晚上就不怕滴水声了。”小区住户焦宗琼说,近两年她多次向社区反映了这一问题,但一直未能得到明确答复。

今年,阳光社区党总支被什邡市组织部列为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被要求查找后进根源、罗列清单、积极整改,“空调排水管改造”作为群众意见被列入整改清单。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16项任务必须完成。”阳光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利向记者展示了这份整顿清单。他说,今年必须完成这些任务,才有“摘帽”的可能。

□本报记者 朱雪黎

现实

能力有限

“有求必应”难实现

在什邡市洛水镇,柳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洪国正为“几把椅子”烦忧。群众陆续反映,希望在社区健身广场增加几把坐椅,方便休息。咨询了一圈,3把坐椅安装好得花2000余元,捉襟见肘的经费让他们十分犯难。“以往社区办公经费为1.2万元/年,尽管今年上涨到3.5万元/年,每月仍不足3000元,要精打细算才够,这笔2000余元的开支也不算小数目。”他表示,社区的主要能力,还是在跑腿、帮忙等办实事上。”

周利告诉记者,阳光小区空调排水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经费问题也是主要原因。“群众反映的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他们也就对社区失去了信任。”

社区“能力有效”,还体现在对党员的管理上。目前,社区党员“三多四难”情况十分普遍。即离退休老党员多、下岗职工党员多、流动党员多;人员难组织、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

破题

深化帮扶

清单式“对症下药”

今年,坚持问题导向,德阳市组织部对全市36个后进社区进行了调研走访。然后通过市县乡三级排查,共清理出8大类46项115个具体问题。通过逐项细化罗列责任,形成问责条款和“销号”标准。截至目前,德阳全市已形成36份社区整改问题清单,覆盖150余项具体工作。

为确保清单上的问题整顿取得实效,考虑社区“能力有限”的现实,德阳以外力帮扶为支撑点,对症下药为每个“后进”社区构建起了一套帮扶体系。如安排36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对36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进行“一对一”包干整顿;按不同问题,派遣“专治”部门和优秀社区进行协助,结对帮扶等。

阳光小区空调排水改造得以实施,正是得力于什邡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唐前卫定点帮扶后的协调指导。最终,25000元的费用由什邡市政协、方亭街道和辖区企业新龙居建筑公司共同承担。此外,帮扶组织还结合问题清单,也同时负担起阳光社区安康小区部分路面维修费用。

帮扶的重点也突出在创新工作模式上。今年3月,什邡市方亭街道党工委开展“1+5”党组织交流互动活动。按照规定,1个“先进”社区党组织要和5个社区党组织结队帮扶,5个之中必须有1个为“后进”。6月1日,为了沟通更便利、快捷,利民路社区与结队的金河西路社区等5个社区党组织建起了微信群。“如今,通过微信群等新方式探讨党建工作,正在社区成为时尚,吸引了不少离退休和流动党员参加。”利民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龚科说。

探索

整合资源

“小社区”着力“大服务”

除了结对帮扶,什邡市还用过社区“大党委”制,建立区域大服务、大管理的党建格局。

“大党委”制,指社区吸收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骨干,以“聘任委员”的身份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参与各种重大社区事务的研究和落实。

方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洪万认为,这种方式用党组织这张“大网络”的力量,推动区域内资源实现整合互补,让驻区单位在区域建设中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从而真正实现跨行业、跨体制的共建联建,形成社区“大服务”。

什邡市城西派出所所长王飞去年被吸收为利民路社区“大党委”副书记。去年6月的走访调查中,王飞认识了3位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的家庭困难学生。他随即向社区“大党委”提议,发动社区多家共驻共建单位和企业,联合为辖区内的家庭困难学生发起捐资助学活动。最终,什邡市公安局、住建局和建筑联合协会等为10个家庭困难孩子每人发放3000元助学金。

此外,医院开展义务医疗咨询和免费体检、自来水公司为群众修理水管龙头、就业局为低保人群提供就业培训和岗位等,其他驻区单位也纷纷发挥特长,开展社区服务。

新闻推荐

什邡农特产品摆进北京文博会 卖的是食品品的是文化

□本报记者朱雪黎文/图10月29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开幕,什邡市再次现身其中。自北京对口援建什邡起,这已是什邡连续第六年参展。与以往重点推介文创产品不同,雪茄、皇菊、川...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