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组合“开心农场”里办幼儿园
□本报记者 朱雪黎 文/图
在什邡市皂角街道城东村,有一家“特色”幼儿园。幼儿园内,矮木桩围成圈,旧木板搭建起木桥、树屋和秋千。操场一角还特意打造出一块沙地,滑梯和跷跷板也都是用旧农具改造而成。
不仅如此,旁边还有一个占地60余亩的生态农场与幼儿园比邻而居。一个生态农场+一个幼儿园——这个跨界组合,承载起“70后”妈妈李萍的创业梦想。
上月底,李萍带着“果果农场体验式幼儿园”项目,赢得了四川青年创业促进计划(SYE)10万元的免息免担保创业扶持资金。同月初,这个项目也曾在什邡市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得3万元创业基金。
扶持为何接踵而来?这所运行仅一年多的“农场体验式幼儿园”经历着怎样的成长故事?
自然教育幼儿园边上建起农场
李萍曾从事幼儿教育20余年,一直有创办一所独特幼儿园的梦想。
2013年底,当她接手城东村的“大连狮爱·点石幼儿园”时,这所在震后由社会捐赠建起的幼儿园,由于没按报建程序修建,没能通过相关验收,一直是“黑户”。
“当时幼儿园里只有7个孩子,经营十分困难。”李萍和另外两位朋友出资租下幼儿园。同时还在幼儿园对面流转了60余亩农田,建起了生态农场,“我想将教育和生活、自然结合,让孩子亲近自然,体验式学习。”
如今,一年四季,幼儿园的课程都与农场作物生长息息相关。农场也为家长们提供可认领土地,进行亲子体验种植。
现在,幼儿园学生已从7名增加至50余名。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专门慕名前去的“城里娃”。
在德阳市区上班的家长郑琳,一年前将孩子送到这里。尽管每天接送要跑数十公里,但她和孩子依旧乐此不疲。“不用待在钢筋水泥之中,每天上幼儿园就是亲近自然,感受四季变化。孩子开心,我们也放心。”
入不敷出期待3年后能盈利
尽管接受度逐渐升温,但作为创业项目,如今的经营账单依旧令李萍十分苦恼。
由于暂时还未取得相关资质,幼儿园收费标准只能参照周边其他村级民办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每学期收费仅1980元/人。“每学期的收入基本只够开支3个月,资金投入压力巨大。”
来自四川省和什邡市的创业扶持资金坚定了李萍的信心。她计划把扶持资金用在目前幼儿园的硬件改造上。
好消息不断传来。一家企业已与李萍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在什邡市区再建一所幼儿园,与目前幼儿园共用农场,分担成本,同时解决校车等综合配套问题。
“目前,团队已达成共识,期待3年后能盈利。”李萍表示,探索一套可在川西地区广泛复制的“农场体验式幼儿园”模式,是她创业之初设立的目标。“解决了钱的问题,才能更专注于创业初衷。”
4年来,李萍曾陆续参观过国内多所类似幼儿园,并专门参加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等著名幼儿教育体系的培训。但如今,她认为自己的“农场体验式幼儿园”还缺乏完整、系统的理念和操作细则。目前,她也在努力探索,例如将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等。
记者感言
创业要走差异化道路
办生态农场的人很多,开幼儿园的也很多,但李萍却独辟蹊径,凭借“1个生态农场+1所幼儿园”的跨界组合,在激烈竞争中闯出一线生机。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家长愿意每天多跑几十公里接送孩子,投资资金也蜂拥而来。“走差异化道路”,使得李萍的创业项目赢得先发优势。
但如何才能走好差异化道路,抢占创业先机?“敢想”让李萍具备了前瞻性眼光。想别人还没想到的事情,创业成功的概率自然会更高。想到了,怎么做?李萍并不盲目。4年前开始细分市场,制订规划。这也让她的农场体验式幼儿园,有别于其他幼教机构。主打亲近自然和传统农耕文化的理念,也能够迅速俘获“自然派”家长的芳心,在他们为选择幼儿园而苦恼时,提供一个全新选项。
差异化的特色、家长们的信任、市场的选择,成就了李萍的创业梦想。
新闻推荐
10月21日上午,什邡拉开集中拆除工业大烟囱序幕。14根曾用于硝酸钾厂、木材加工厂、保温材料厂等排放废气的大烟囱将成“过去时”。这只是2015年什邡环保攻坚的一个镜头。年初,什邡明确2015年全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