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项试验如何救了黄背木耳
9月3日,什邡市湔氐镇桐林村,陈大祥在自家院子里,用新买的农机,将木屑等菌种栽培料装进栽种瓶。今年是他种植黄背木耳的第18个年头,不仅每袋单产创下种植生涯之最,纯利润也有望达到13万元。
让陈大祥的木耳产量、收入双增长的,是科技人员带来的新技术。
□本报记者 张岚
生死考验
“癌症”曾威胁到整个产业
黄背木耳即毛木耳,既是凉拌菜佳品,又有药用价值,其耳背绒毛中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其栽培过程中易发一种真菌性病害——油疤病,称为“木耳癌症”。
什邡市是我国黄背木耳的最大产区,其中以湔氐镇种植规模最大。2000年,油疤病肆虐湔氐镇,全镇黄背木耳减产近半数。此后,油疤病几乎年年“造访”。到2008年,该镇的黄背木耳产业,用湔氐镇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朱廷清的话来说,“面临生死考验了”。每袋单产最好的只有2.2两,平均只有一两多,利润两、三毛钱。“一遇到油疤病,就只能求个保本。”
什邡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管理站站长戴怀斌介绍,油疤病感染的爆发与木耳的生长环境有关,“多年种植,菌渣、有机质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局部水源和空气质量变化,导致黄背木耳比过去更易染病。”
科学实验
证明几十年的经验搞反了
2010年底,湔氐镇被选为国家食用菌技术创新转化试验示范基地。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并实施了黄背木耳的控温发菌、栽培制袋期、栽培袋长度、栽培基质石灰用量、基质含水量、基质灭菌时间等系列试验方案,研制出10多项技术应用。
2013年,上述技术实施的第一年,该镇的每袋平均产量达到了170克,增收6000余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今年,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全镇黄背木耳产值将突破5.5亿元。
湔氐镇耳农们喜悦之余,内心还有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专家们来教的新技术,有好多都跟自己的经验不一样,甚至是反的?
种了几十年,人人牢记黄背木耳栽培的“金科玉律”——“栽培料PH值呈弱酸性、菌丝生长温度在20到35摄氏度之间”。这是写进了书本的,多年来基层农技员也是这样推广的。但,多一点是酸性,少一点也是酸性,石灰剂量到底该加多少呢?
陈大祥曾自己尝试PH值的调整,“有时多加点石灰,产量变高了,有时又没有变化,再加产量又变低了。”陈大祥心里很忐忑。
去年,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在农户的家里建了实验室,用5000袋黄背木耳做了18大类100多项梯度试验后最终证明,最适宜于黄背木耳生产的环境是:弱碱性、温度在18—20摄氏度之间。
几十年的经验竟然搞反了!
精准研究
管用的技术农民就爱用
省农科院机关党委书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郑林用解释,学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环境,跟真实的农村种植环境有很大的区别。“不考虑外部环境的话,酸性的确是有利于生长,但一旦跟空气中的真菌、细菌接触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品种,不一定能经受住实际生产的考验。“这就需要精准化研究,将书本上的理论,拿到田间地头去校正,才有指导性和操作性。”“以前开技术培训会,人都来不齐,但现在好多时候研究人员还没有写总结,农户就把技术拿来用了。”戴怀斌说,“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农民才敢用新技术、新设施。”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仅应用微喷灌技术一项,一个生长周期内,每一万袋可节省80个劳动力,为全镇节省人工开销70万元左右。此外,节水60%,污染率减少25%。“精准研究”,需要匹配人才、经费和设备。这些,都是戴怀斌所缺少的。“比如说检测耳棚的二氧化碳浓度,研究人员可以拿专业仪器来测出一个准确值,我们是靠自己呼吸,感觉空气新不新鲜。”他工作的什邡市农业局,已经有10多年没有新进过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而在他任站长的经济作物管理站,只有3个人,“除了落实惠农补贴发放等日常事务和常规的技术推广,没有精力做更细的研究。”
但他还是认为“精准研究”的思路值得借鉴。“可以依托协会、合作社,主动寻求农业科技研究团队和人员的技术支持,并以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常态化合作。”
新闻推荐
9月19日,时隔一年,什邡市马祖故里再次迎来了格桑花的绽放,100余亩格桑花竞相开放,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可以品茗食素,夜晚则可点亮一盏祈愿灯,绕着禅心湖顺流而下……去年旅发大会上马祖故里迎来了成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