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现代农业“强筋健骨” ——什邡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掀热潮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德阳晚报 2014-02-13 23:17 大字

田间地头,渠网建设如火如荼。唐成金 摄

本报记者  许江韵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引发强烈关注的热点。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农村改革号角吹响后备受认可的前进路径。在什邡农村,如火如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普普通通的挖沟、整地、修路,正是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打底子、强筋骨。

沟渠路网直通田头

位于什邡城区以西8公里的南泉镇方碑村,是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唯一一个整村实施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方碑村将洛小路(洛水至小汉)沿线作为核心示范区率先拉开建设大幕,临近村部的百余亩农田里,一条笔直、崭新的沟渠刚刚建成。

2月12日上午,方碑村支部书记陈维勇进村察看建设进展,周边的村民又纷纷上前向“当家人”反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期望。“政府改造了沟渠,我们当然高兴!”村民陈春远的4亩多地正好就在新建沟渠附近,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农家汉来说,这可是件为土地“补血”的大事。“之后还有其他改造工程,要把全村的田块、沟渠、道路等进行合理布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陈维勇向大家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自2004年以来方碑村通过土地整理、修建沟渠等措施,使得全村土质优良,农田水利设施相对齐全,路网、渠网基本成型,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机械化作业的要求,部分地区存在水涝问题,需要进行撤并田块,新建下田通道,完善渠网和拓宽机械通田的机耕道。“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的标准化农业产业园区,是最终的目标。”南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东表示,方碑村目前对全村3000余亩农田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的建设和打造,对南泉镇乃至什邡市来说,都具有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意义,将为什邡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出有益探索。而方碑村自己的规划愿景也与市上、镇上的期待一致,计划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构建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五双惠民”打通“最后一公里” ——什邡创新载体走实群众路线

什邡市政务中心“党员服务下基层”活动深受欢迎。本报记者曾征近日来,什邡市方亭街道白果社区7幢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晚上楼前不再是一片黑暗。夜色中,一盏新装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白光,为他们照亮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