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服务:让小额经营者不再“躲猫猫”

德阳日报 2013-10-28 02:18 大字

(上接第一版)

据了解,附近经营者之前多半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先要到该行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前置许可,该区域的街边小贩、卤菜小摊、小规模餐饮早点、糕点小作坊、小理发店等小额经营者,皆因设施简陋、场地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不能达到前置许可条件而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因此出现了经营者与执法者“躲猫猫”,导致社会管理极不规范。“现在条件很简单,一般只需要提供本人身份有效证件、场地证明、两张一寸照片即可办理。”负责小额经营登记备案的工作人员唐林说,“如果营业场所离社区近,最快两三个小时就办好了。” 

延伸:让更多群众受益

据统计,什邡市区内无证经营的个体户约200余户,其中无证经营的小餐饮就有100多户,但需要办理前置许可证又达不到前置许可规定条件的个体户至少占三分之二的比例。基于此,该市结合群众实际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变前置许可审批为前置许可辅导,申请人只要到“前置部门”申请灵活就业辅导登记,由该部门签署辅导意见,再提供这份辅导意见向什邡工商局申请办理《什邡市灵活就业(营业)辅导证》,即可从事经营活动。据悉,“辅导证”的有效期为一年,可申请延期但累计不超过三年,且届时已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市场主体准入条件的持证人,要依法办理行政许可。

虽然从事小额经营的个人可以不办营业执照,但不等于他们不接受监管,只是说监管的程序简化了,更务实了。按照新规要求,这些从事小额经营的个人需要到乡镇(街道)、社区备案领取《小额经营辅导证》,说明经营地点、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等。《辅导证》背面印制了小额经营的一些规范,需要经营者亲自签名确认;《备案表》背面还留有“个体小额经营辅导管理情况记录”空白页,社区管理人员可按年度记录对该经营者进行检查、培训、考核、奖励、投诉处理、处罚等。

反应:小额经营者吃下“定心丸”

新办法试行一段时间后,在什邡市的小额经营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对此赞不绝口。

方便群众的同时,作为主管部门的什邡市工商局却无形中承担起管理上的风险。该局负责人表示,便民同时更需加强管理。除了放开经营限制,新规对小额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个体小额经营者应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自觉遵照国家和行业标准,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其经营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个体小额经营对相邻环境权、他人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等造成侵害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规定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个体小额经营应明确公示个人身份、经营事项、经营商品或者服务的内容、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保证其经营活动的真实、安全、合法、责任落实。相对人要求提供经营活动凭证或者签订书面合同的,不得拒绝等。从全方面对小额经营行为进行监管,以规范之前的小额经营混乱局面。

记者手记:个体小额经营制试点后,什邡当地经营业者明显增多,既有效促进了民众就业,也使经营秩序明显改善,这都归功于政府部门创新服务意识的提高。创新服务是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经营者的理念、思路、产品及产业都必须联动更新变化。政府部门也需要创新服务惠民生,否则,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掣肘。 本报记者 杜晓鹏 通讯员 廖博

新闻推荐

什邡从五方面入手 加快企业灾后重建

(胡静罗文智记者张进才)11月5日,什邡市委书记李卓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金河磷矿了解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并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现场察看后,李卓一行来到矿机关小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并就“7.9”洪灾恢复重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