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温暖之举 民生之福

德阳日报 2012-05-15 03:48 大字

本报记者   刘勋

民生,执政之基。

民生,和谐之本。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把民生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市委书记李向志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带着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回望过去,我们欣喜地看到,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平安建设等“十大民生工程”如火如荼地实施。2007年以来,德阳市在实施民生工程中累计投入达500多亿元,惠及城乡300多万群众。全市民生工程支出逐年增长,比照德阳市GDP、财政收入的增速,民生投入增速远远“跑赢”经济增速。德阳,在关怀民生上的长足进步,已经真切地体现在了百姓幸福感的大幅提升上。

温暖之举,民生之福!

关键词: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实施“民生工程”过程中,德阳市把有效破解“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劳动就业、教育、医疗、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目标,自我加压,增添措施,使民生工程尽可能多地为人民谋福祉。

【民生故事】

故事一:

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23840平方米,总投资4511.41万元……去年5月18日上午,在新落成的扬程渠路安居住房小区内,市区因地震受灾的114户无房可居的群众在这里摇号选新房。81岁高龄的陈子君大爷刚抽到房号,就迫不及待地去新房中感受一番,“客厅比较适中,几个寝室也修得比较合理,卫生间也不错,挺大的。特别是厨房,还有个阳台,可以晾晒东西,光线也比较好。”陈大爷一脸幸福。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故事二:

“看病住院,我自己竟然一分钱都没有花,新农合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旌阳区孝泉镇涌泉村2组的古建荣喜出望外。

去年,古建荣因患胃溃疡、支气管炎、肺癌等病,先后在孝泉镇卫生院住院4次,共花费5296.3元,通过新农合一次补偿3939.3元、二次补偿1357元,算下来他自己就没有花一分钱。

孝泉镇卫生院院长李永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随着大病补偿水平进一步提高,住院花费在5000元左右的,通过一次补偿和二次补偿,基本上能全部报销完,农民自己只出很少的钱,甚至不出钱。去年在我们这里报销的,最高达到了7.79万元。”

故事三:

当绵竹市兴隆镇建设村9组的蒋亮终于收到梦寐以求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家中房屋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一家4口人,年迈的爷爷体弱多病,父亲病重不能劳动,母亲体质差,家里的收入来源仅靠卖点农副产品,每个月也就几百元,连基本生活都困难,又如何能负担那几千元的学费?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时,市政府的3000元专项资助金送到了蒋亮手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面对这份惊喜,蒋亮激动不已:“我一定加倍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之才,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

【民生数字】

2007-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新建各类学校583所,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人数127万人,补助学杂费和公用经费5.62亿元;共273万余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83%;建购廉租住房2.1万套,实施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2.4万户。

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877万人;补助寄宿生生活费40257人,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6所,建成农村留守学生之家35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6.82%,建设地震灾区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目标20个。建设保障性住房12650套。

关键词:老有所养、困有所助

城乡最困难群众生活怎么办?如何帮助低收入家庭早日脱贫致富?怎样让“五保”老人安享晚年?对于城乡特殊困难人群,德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创新思路,细化措施,把温暖的阳光洒向城乡每一个角落。

【民生故事】

故事一:

今年2月7日,大年后的第一天,旌阳区德新镇敬老院里还有些许年味。

屋檐下挂着一排排大红灯笼,院子里彩旗飘飘。平坦整洁的水泥路从院门口延伸开来。路的一隅,几名老人正在整理晒干的猪草。

“大爷,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还在外面干活啊?”记者走上前去和老人攀谈起来。

“习惯了,闲不住。马上要变天了,得赶紧把这些猪草用篷布盖起来,免得淋湿了。”其中一位老人说道。

老人名叫钟顺友,今年已80高龄,“别看钟大爷这么大年龄了,还能挑担子,干起活来不比年轻人差,院里的活路他都抢着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钟顺友是2007年住进敬老院的,起初他不愿来,后来家里失火,无奈之下才来到敬老院,但这一来,就不想走了。“这里很热闹,又有人照顾生活起居,有啥不好呢?”钟顺友笑着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德新敬老院自1995年7月建院以来,已经历了3次改扩建,目前总面积1.7万平方米,有77个房间、154个床位,现在住老人93名,其中“五保”老人86名,其余为寄养户。除了抓好硬件设施建设,近年来,德新敬老院积极发展院内经济,种植蔬菜近5亩,养殖生猪、鸡、鸭等,每年创收10万余元,极大地改善了老人的生活。

故事二:

去年7月下旬,什邡市元石镇桂泉村13组的残疾人王德均售出了第一批“稻鸭”,“卖了600多只,收入2万多元,纯利润有6000多元。”王德均喜滋滋地说。

由于下肢残疾,行动不便,王德均多年来只能在家做点简单的农活,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2009年,在德阳、什邡两级残联的帮扶下,王德均开始进行稻鸭共作养殖,当年就收入7000多元。尝到甜头后,王德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去年稻鸭养殖70亩,养鸭1000多只,其中残联赠送鸭苗100只。王德均盘算着,“1只鸭子的利润有10多元,这1000多只鸭子的纯利润就能达到1万多元。”如今,稻鸭养殖已经成为王德均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稻鸭养殖技术简单,而且成本小、周期短、收益高,很适合我们残疾人。感谢各级残联的帮扶,我终于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王德均说。

【民生数字】

2007-2010年,全市新建敬老院5所,改扩建敬老院149所,敬老院床位数达11785个,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9.03%;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提高到143元,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提高到55元;扶持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9648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年人均标准提高到130元,累计救助102659人次。

2011年,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172.9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84.7元;敬老院新增床80张,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17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0.4%;整村推进新村扶贫8个,减少贫困人口2500人次;城市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265.4元,农村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272.9元。

关键词:和谐之城、幸福家园

农村通乡油路(水泥路)、通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全民健身活动、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村和社区警务工作创造性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初见成效……城乡环境面貌的变化,广大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需求日益强烈。群众的期盼就是党委、政府的期盼。近年来,德阳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平安建设等“民生工程”,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面,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民生故事】

故事一:

家住旌阳区城南街道花园巷社区的曾功元大姐闲来无事喜欢约上几个好友到社区老年体育站跳舞。2005年,花园巷社区集结社区舞蹈爱好者成立了一支民舞队,近几年德阳的不少文化活动中,都活跃着这支队伍的身影。今年65岁的曾大姐是民舞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但她对舞蹈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其他队员,“社区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故事二:

去年4月,旌阳区城北街道秦宓社区正式建立互联网络平台,开通了网上社区事务、便民服务等,将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互联网进行配套,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同时,社区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室,将调解网络延伸到各个行业、小区,挑选了一批热心调解事业、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的居民担任义务调解员,将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单位保卫科长、门卫发动起来作为综合信息员,每周五下午组织各小区的综合信息管理齐聚社区进行汇报梳理,准确了解掌握各小区的新矛盾新问题,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大防控”平台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组织,织密社区平安稳定网络。

【民生数字】

2007-2010年,全市建成通乡公路307.1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261.9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7.75万亩;实施“金土地工程”项目14个,整理规模124715亩;放映农村公益电影94296场,建设农家书屋598家,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34个,建设全民健身路径70条,节假日免费开放体育健身场馆每年达50万人次;全市各种巡防队伍达2800余支、1.5万余人。

2011年,建设通乡油路(水泥路)415.2公里,建设通村公路238.5公里;建设改造农村电网各类线路577.7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7.75万亩;实施“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2.724万亩;完成32个城市文化活动室和1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业务专用设备配送工作;建设275个农家书屋;免费开放体育场馆55万人次。

新闻推荐

我公司经全体股东决议决定解散特公告如下清算组由张云

我公司经全体股东决议,决定解散。特公告如下:1、清算组由张云涛、冯云凤、雷海云、龚德芳、胡昌勇、陈麟、陈兴嘉组成,张云涛任组长。2、债权人应当自接到债权申报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