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碧绿峰”成了“白里黄”,莴笋种子变异损失大。是上访还是上诉?在当地党政引导下,最终—— 种植专业户“信法不信访”依法维权

德阳晚报 2014-11-14 09:59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王三春 通讯员 贺进飞) 11日,绵竹市什地镇51岁的老农罗开华告诉记者,这几天正在准备打今生第一场官司,将他们引上诉讼程序的是当地党委政府。经历了从上访到起诉的变奏,罗开华等人开始明白,法律是最直接和有效的维权武器。

村里7户农民去年流转了1500亩地,成立了“乐松蔬菜专业合作社”。其中罗开华个人承包了70多亩,为此,他投入了10余万元资金——包括贷款、借款以及自己攒下的1万多元。这个经济体运行没几个月便遇上麻烦,今年3月,几个人打伙从绵阳一个商家买了莴笋种子播下150亩地,数月过去临到收获时,发现本该青皮青肉尖叶子的“碧绿峰”,长成了白皮黄肉的“白里黄”。“碧绿峰”当时市场价每斤为1.2元,买家把车开到地头一看货色,摇头说“倒贴钱都没人收”。

想赚钱到头来成了赔钱,几个人开起车就到绵阳找卖家。对方说自己只是帮种子公司销售;找到广汉的那家种子公司,对方也推辞不见。又找绵竹农业局的专业人士咨询,找绵阳、广汉的专家鉴定,都说确实是种子“变种了”。

来来回回跑了七八趟索赔无果,地里留作证据的“白里黄”直长到1米多高,几个人一怒之下便去了绵阳市政府,随后又计划多喊些人,开起车抱几捆变种的莴笋,到省政府和中央巡视组的驻地去“寻个公道”。

什地镇党委书记罗印杰说:“不管是去找卖方索赔还是找有关部门申诉,都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诉求,但如果违规上访,这件经济纠纷就发生了偏离。”捕捉到农民集体上访的信息,罗印杰先是将他们劝回来,随即推荐镇政府的法律顾问与他们交流沟通。律师掌握情况后,很快找到发生在北京的一例相似判例,认为这起纠纷应当提起诉讼,并依照实际情况采取了“风险代理”的特殊委托诉讼方式,费用由代理人垫付,官司胜了再提取一定比例支付报酬;如果不能胜诉,代理人分文不收。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牢记宗旨苦练内功 风清气正扬帆未来 ——绵竹市着力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纪实

举措得力且特色鲜明,紧张繁忙但收获颇丰。这是绵竹市委组织部全体组工干部对2014年工作的共同感受。这一年,建队伍,强素质,抓管理,讲服务……绵竹组织工作亮点频现,为绵竹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