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竹:便民服务站规范化 把优质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德阳晚报 2013-12-18 10:1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三春

一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就是一个集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便民枢纽”,一个让各级政策落地的“惠民终端”。绵竹把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列入2013年“十件实事”进行专项督办,截至目前,已有189个站点完成规范化建设,占应完成总量的94.97%。

完善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绵竹抓住灾后重建的机会推进城乡均等化政务公共服务,建立起市(县)、镇(乡)、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服务圈,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了村一级,让办事者基本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折腾”。但是,一套体系,越到监管末端越容易走样,如何将优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规范化建设是着力点。

绵竹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彭哲斌介绍,村级便民服务站与百姓距离最近,在他看来,这“最后一公里”才是考验制度设计和服务能力优劣的关键。该市按“一套机制、上下复制;一种理念、三级贯穿”的思路,提出了规范化建设的“十有”标准:

“有责任明确的管理领导小组、有固定专用的办事大厅、有齐全完整的服务项目、有相对独立的办事窗口、有满足需求的办公设备、有效能监督投诉电话、有科学规范的办事流程、有严密配套的监管制度、有安排得当的办理时间、有详实完备的台账资料。”

即是说,从上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到几十平方米的村级便民服务站,场地条件差别巨大,村与村的基础条件也不尽相同,但均实行开放式办公、柜台式服务,其运行机制一致,服务理念一致,市(县)、镇(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全面接轨,充分互动,形成完善的全覆盖体系。

剑南镇玉马社区服务大厅宽敞明亮,有标识牌、有制度、有热线电话、有台账,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显示屏等,放置了岗位牌,标明了服务事项和限制办结时间。而这一套设施设备在汉旺镇武都村的小小服务站同样齐全。

“便民枢纽”直面民众诉求

在布点布局时,充分考虑民众的实际需求。以天池乡为例,该乡有5个村灾后异地安置到汉旺新镇。此前即使是居住在同一个宜苑小区,各村也界线分明,分设了办公服务场所。在规范化建设中,五村集中修建600平方米的“宜苑社区便民服务站”,以整合资源,提高办事效能。

软件与硬件同步规范化,才能最终提升服务品质。绵竹将能下放的事权下放,同时推行代办制,尽力保证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绝大部分事宜;便民服务站全部与村(社区)“两委”同址办公,不允许村支书和村主任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五职”干部在服务站设岗,轮流坐班受理,为民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考核评价,通过抽查回访和热线举报接受社会监督,并把村级便民服务站的建设作为对镇乡的重点考核内容;鼓励服务站开拓服务项目,比如代收发邮件、水电费等工作,延伸和深化服务“触角”。

遍布城乡的服务站日渐成了一个个集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便民枢纽”,一个让各级政策落地的“惠民终端”。不但转变了村“两委”职能,变“管理村民”为“服务村民”,而且转变了干部作风,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

“群众有啥事,到便民服务站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武都村村支书赵传书说,群众找干部更容易了,矛盾纠纷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就地化解,社会也就更和谐稳定了。

新闻推荐

全市“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工作会议强调 真抓实干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李向志作重要讲话 陈新有主持 刘哲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肖盛雄)12月18日上午,全市“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省“走基层”活动现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走基层”活动各项工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