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平:一个现代化的“世外桃源”

德阳晚报 2012-10-29 10:36 大字

10月25日,绵竹市清平乡,晴。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这个深山小镇。宽敞平坦的金色大道,特色鲜明的房屋建筑,庭院造型的休闲广场都沐浴在久违的温暖中,整个乡镇一派空气清新、村容整洁的景象。遭受过特大地震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清平乡,通过科学重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清平,建筑有特色、产业有支撑、设施齐配套、乡风更文明,一个现代化新农村综合体的示范样本在这里建成。清平,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极重灾区正成为风景优美、人们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三步走推进综合体建设

2010年8月13日,清平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再加上是二次受灾,全乡的干部群众身心都面临到“极限挑战”。 既是灾难,也是机遇,2010年9月,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清平建设成为新农村综合体。

新农村综合体到底是什么?怎样建设?对于这个全新的概念,绵竹市、清平乡多次组织开展干群大讨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最大的难处就在于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我们只能在探索中推进。”清平乡党委书记陈文刚告诉记者,通过讨论,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和新村建设好的要求着手,学习国外农村建设做法,总结灾后农村重建经验,清平综合体建设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提出构想。当新农村综合体这一概念提出后,通过多次讨论,将清平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定位为:按照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体现特色的原则,结合生态资源、交通资源、提升乡村建设品位的要求,将商业、办公、居住、文娱和交通有机结合,建设个性鲜明的集镇和村庄,最终形成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农村综合体。第二步,起步建设。建设构想提出后,在省清平重建建设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邀请、组织省、市、县、乡四级,进行多次论证和完善,提出了清平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建设内容等。在起步阶段,完成了河道整治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了蔺家坎等集中安置点建设,配套建设了游道、服务中心、山货市场、文化广场等设施。依托清平场镇建设的现代化新农村综合体初步成形。第三步,深入推进。根据省委书记刘奇葆作出的“把清平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山川秀美的‘世外桃源\’”的指示,在设施配套逐渐完善的基础上,组织修编了建设规划,新的规划要求要将场镇风貌改造、绿地景观、原有社区等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视觉、综合效果;要把群众生活与生产需要结合起来,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要把环境治理和城镇、社区管理结合,创新社会管理。(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市四大班子领导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式现场直播

本报讯(记者谢晓斌曾征叶书英通讯员周静)全面总结过去10年奋斗历程,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昨(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