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惠民看病有保障
图为医务人员深入百姓家中开展义诊。
“全靠有了新农合,不然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真是给我们雪中送炭,解经济之忧。”绵竹市孝德镇凉水井村70岁的邱大爷因患病在医院住院花去6000多元医药费,由于老人办了新农合,报销了3000元医药费,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德阳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享受到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实惠的还有绵竹市东北镇玉马村的叶良友。以前他出现感冒发烧、腰酸背痛等毛病,采用刮痧、拔罐等土方法来对付。有一次,他高烧40度还硬撑着,死活不肯到医院看病。自从2010年他办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这个“倔性子”就开始转了性子。今年7月份,叶良友肠胃出了毛病,没等家人劝说,他自己去了医院。他说,以前没有医疗保险,看病得自己掏钱,舍不得。现在能报销了,当然有病就看病。
在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卫生站里,宽敞的房间、整齐的药房、干净明亮的病房、崭新的病床,医生宋家富正在为前来诊治的村民取药。如今,走进德阳市各乡镇卫生院和村街卫生室,整洁的环境、先进的设备随处可看到。“现在我有个感冒、头疼之类的小病,就在社区医院里治疗,这里的医生和环境一样的好,不用再往大医院排队就诊了。”家住龙泉山路的张大娘对如今的社区卫生院说道,“得了大病才到大医院治疗,小病可在乡镇和社区卫生院就近治疗,一样的疗效,同样可以报销。”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现代化的医疗服务,这是老百姓多年的梦想。据市卫生局称,全市183个镇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经灾后重建和1050个规划外村卫生站目前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卫生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基本建设水平整体提前15-20年,全市卫生基本建设水平达全国一流。
自2008年至今,德阳市已初步构建起能够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需求和解决疑难重症疾病的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全市已形成了以市级医疗单位为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据德阳市卫生局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阳市的人均寿命有所增长。2011年,全市人均寿命达到76.21岁,高于全省的75.04岁,比2006年增加2.21岁;2011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4.13人、医疗床位4.03张,超过全省 3.90 人、3.7张的平均水平。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帅)2月4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绵竹)年画节重头戏活动--绵竹年画与四川民俗艺术学术研讨会在绵竹开幕。省老领导冯元蔚、廖伯康、李永寿出席,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联主席、民俗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