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发布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家庭农场可申请30万补助金

华西都市报 2019-07-24 03:01 大字

我省发布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 如果家庭农场补助申请下来,闫巧萍希望能用这笔钱改造鱼塘引进新技术。

德阳市罗江区慧觉镇开车前往白马关镇,道路两旁鱼塘中制氧机掀起阵阵水花,树上挂满贵妃枣,颗颗饱满。农户们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听到了一个好消息:7月23日,四川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到2022年全省培育家庭农场5000户以上,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都可申报,申报成功将获30万元补助。

农户期待:农场经营正当时 补助金将添砖加瓦

慧觉镇闫巧萍家的家庭农场主营渔业,同时还种有一些瓜果蔬菜。2017年家庭农场成立之后,他们一家人的收入开始稳定增长。家里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技术,有的负责经营,把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200多亩的家庭农场,每年要产鱼近70万斤,家庭人均收入达4万多元。

“如果我们把家庭农场补助申请下来,不但能用这个钱改造鱼塘,还能引进新技术新品种。”23日,闫巧萍听到四川将启动省级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的好消息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始憧憬起来。从家庭农场的创建,闫巧萍一家的技术培训已经覆盖到了周边,“不断有人外出学习技术和经验,回来给周围的老乡传授。”

与闫巧萍一样,白马关镇的农户张印森也对该《行动方案》满怀期待。张印森作为“80后”,怀揣对农业的热情、创业的激情,于2015年下乡创办了家庭农场。经农场自愿申报、村资格公示、白马关镇政府核实、区农业局审定、市农业局备案,2016年作为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试点对象之一,张印森的农场进入了家庭农场名录库进行管理。“做有情怀的农业人一直是我的理念,如果这个行动方案能申请下来,有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对我们农场有很大帮助。”申报条件

坚持农户为主体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此次出台的《四川省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是全国省级层面制定的第一个农户家庭农场培育文件。培育行动将分两批次培育5000户以上。

其中,培育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坚持农户主体。培育对象主要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户,或机农一体经营户,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户主年龄18至60周岁,并有意愿长期务农。对45周岁以下或文化程度较高的,进行重点培养和创业孵化。

2、规模经营初具。从事种植业的,土地经营规模不低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的5倍。从事养殖业的,生猪养殖年出栏不低于200头,其余畜禽养殖按猪当量换算。其它特种产业由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自行确定后报备。从事农旅融合的,须坚持农业为前提条件。

3、土地流转有序。经营土地的剩余流转年限不少于5年,有规范的流转合同和备案手续。

4、拥有一定技能水平。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参加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农民教育培训,且培训合格。

5、社会信用良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良诚信记录。

如何申报 自愿申请并进行公示

1、名额分配。农业农村厅根据各地上报的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上年度绩效考核情况分配名额。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的县(市、区)根据试点考核结果,作相应倾斜安排。

2、自愿申请。符合基本条件的对象填写《四川省现代农户家庭农场培育申报表》向村两委提出申请,并对资料真实性负责。

3、资格公示。村两委根据个人提交的申请,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群众公议、村两委初评确定初步名单,采取告示、短信通知等方式面向全体村民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推荐。

4、审核确定。乡镇人民政府核实无异议后,报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审定。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按一定比例抽查,合格后给予备案,并报农业农村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田之路

新闻推荐

罗江区青少年乡村夏令营开营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叶思思记者童登俊)近日,由德阳市罗江区关工委、共青团罗江区委联合举办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

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