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罗江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用民生O2O,比找书记还管用!”

四川日报 2016-04-25 00:08 大字

□本报记者 袁婧

“没想到这么快……”4月20日,接过村干部送来的现金和大米,德阳市罗江县新盛镇罗汉村60岁的孤寡老人王茂顺竟有些不好意思。仅仅一天前,他才向新盛镇罗汉村艾家坝服务点信息员李俊提出“没有子女,生活困难,希望申请五保入院”的要求。

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是今年3月罗江县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引入的“民生O2O”模式。收到要求的当天,李俊就将信息转发给了罗汉村党支部;通过支部工作,邻里乡亲互助会召开理事会议,很快就研究解决了王茂顺老人的救助问题。

“群众‘线上\’点单,干部‘线下\’服务”,罗江希望,“民生O2O”模式能让群众的诉求更快得到回应和解决。

线上+线下打造民需服务站

“它集问题收集、提交、办理、跟踪、回复、问效等功能于一体,群众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到哪个部门,是否受理,是否办理完结,都能一目了然。”4月21日,在“罗江党建O2O”办公室里,管理员蔡琦向记者讲解了这个“民生O2O”系统的运作方式。

在蔡琦的演示下,记者看到,有群众反映“万安北路汽车站施工现场尘土飞扬”,半个小时后显示为“受理”,不到3个小时,就有部门作出回应:罗江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罗江县城市污水管网及道路进行改造,现阶段正在加快施工速度,希望理解。

据介绍,罗江县在村、社区一级以15-20户群众为单位设立信息员,通常由入党积极分子或热心公益的党员群众担任。信息员负责收集群众需求,并第一时间向微信公众号、O2O系统或微信群反映。而村(社区)O2O服务站、镇O2O服务大厅、县O2O办公室,则逐级承担审核、办理及督办问责等职能,与基层信息员联动,实现了定量走访、定责交办、定时办结、定向反馈四级问题办理交办机制网络化。

“一些咨询类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回复,但是很多关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在群众线上点单后,仍需要干部线下跑腿。”罗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洪说,在“民生O2O”系统之外,罗江县还以县、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村(居)民小组服务点为依托,建立了O2O线下四级服务平台。在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都设立了O2O窗口,安排2-3名专职代办员;在居民聚集点、安置区、中心院落,也选聘在职党员、热心公益的个体户等担任代办员,变群众单个“跑腿”为代办员集中“跑腿”。群众只需将有关证件和材料交到代办员手中即可。

截至目前,罗江县已发展273名在职党员成为线下代办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罗江县89个村(社区)已全部实现了对辖区群众联系服务全覆盖。

三级预警干部戴上“紧箍”

“现在办事很方便,干部想偷懒怕是不得行了。”万安镇狮丰社区居民高福亮说,他通过微信公众号反映了门口的路灯不亮,并上传了照片,当天就收到已接件的短信回复,第二天路灯就亮了。

时效背后,是严格的督促措施。刘洪介绍,群众的问题或者诉求,如果24小时内未审核,将出现黄色预警;24小时内审核过但未办理,将出现橙色预警;超过10天未办理,“民生O2O”系统将进行红色预警。每一级预警都有相应的惩处措施,“就像给干部戴上了紧箍。”据统计,“民生O2O”系统运行以来,先后有12个责任部门、16名责任人受到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

据了解,“民生O2O”系统还连接了该县10个镇、56个县级部门以及82个微信公众号与村(社区)、村民小组560多个微信群。县、镇、村以及各部门领导干部按照分管领域、业务隶属、服务对口等原则分别关注各级微信公众号、加入微信专项服务群、工作群,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构建起县、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

“民生O2O”系统及平台启动以来,共收到诉求683条,正在办理57条,已办结608条,待审核为18条,办结率89.02%。这一“互联网+”新模式,也成为罗江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新常态。金山镇金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唐世洪打趣道:“现在群众反映问题,都用‘民生O2O’,既能及时回复,又能快速办理,比找我们书记还管用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