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同约束 上亿元工程跑赢最短工期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2-04 00:08 大字

新建的跨渠桥已经通车。

编者按

2016年,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171.8亿元,是税费改革后投入最高的年份。为确保春播春种和供水安全,蜀乡各地正加紧修复各类水毁灾损水利设施,着力实施农田水利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重要工程。目前,四川省各灌区的冬季岁修已基本完成水下工程,其成效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今日起,本报推出《保春灌会战水利冬修》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全省各大灌区一年一度的冬修临近尾声。与以往不同的是,人民渠二处(以下简称人二处)面临“如何在70天花掉1个亿”的难题,当然这只是戏谑。“不过,工程投资由五六百万增至1个亿,续建配套和改建工程与冬修同时进行,意味着同等时间内工作量增加20倍,是实实在在的挑战。”2月1日,望着当天顺利通水的五、七期干渠,人二处党办主任张涌告诉记者。

最大工程遭遇最短工期

人二处灌区上游地处平原区,每1万米落差只有1米(比降低),而下游的丘陵区,每6千米就下降1米,上游因为水流缓慢,很容易淤积。“看着表面上在过水,下面其实有个很高的‘门槛\’,进水口测的是30个流量,但实际过水只有26个流量。再加上以前修建的标准不高,护坡遇到暴雨、地面重车震动,就容易变形、渗漏。”人二处德阳站支部书记李万军告诉记者,“以前冬修只能解决严重的垮塌和淤积点位,上游渠道多年没有彻底整治。要在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下更好地服务春灌,必须提高主干渠的输水能力。”

除了改建渠道,还重建了26座跨渠桥梁,11座过渠涵洞,60个放水洞,3座水文观测站,是近10多年来最大工程量,却没有增加工期。“去年一进入11月后,落了10场雨,实际有效工期仅54天!加上寒潮,温度陡降至零下,就不能赶进度,必须对刚刚铺好的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人二处工程科副科长卞成林介绍。

在工程进入高峰时,砂石原料短缺;为吊装20多米长的跨渠桥的箱梁,必须打造新的进场道路;跨渠桥的引桥需要做挡墙,可能妨碍机耕道的建设,村民又嫌桥面高,非机动车上坡不便;邻近年关,家远的工人想回家,家近的不想再出工……压力不仅落在施工单位上,也考验着人二处作为业主的协调保障能力。

工期紧张发挥合同约束力

信德建设公司现场负责人邱建荣已经做了20多年工程,第一次投标人二处的项目,没想到就遭遇“史上最难工程”。“第一次遇到-6℃的低温,必须用稻草、薄膜覆盖;一般取料在15公里半径内就行,现在为了赶工期,原料来源扩大到50公里;为了机械能在雨天照常进场,必须给泥路铺垫一层砂石、建筑垃圾等。很多成本不是直接花在工程上,而是花在工程如期进行的外围保障上。”

如何约束施工单位主动投入保障性成本?“有工期限制,合同里明确写了这一条,如果不采取办法保证工期,就要扣一定项目款。通过资金控制,施工单位就不能为了省小钱而丢大钱。”卞成林说,每年的冬修都存在工期紧张的问题,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吸取经验教训逐年优化,每次签合同时,更要像“神算子”一样,预料到各种突出意外,通过条款约束施工方,做到滴水不漏。“比如我们还预收了农民工的工资保障金,一旦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我们作为甲方,就能保障他们工资足额及时发放。”

除了用合同加强约束,业主也为施工单位协调保障良好的施工环境。“合同生效10天内,就拿到了10%的预付款,有192万元,每月底也能如期拿到进度款,这样心里就很踏实。”邱建荣说,“业主也帮忙找砂石供应商,还有当地派出所巡查保证治安,工地负责人卞成林就驻扎在工地,后勤保障人员李万军的临时后勤部也在工程所在地办公,有任何问题,半小时内能找到他们本人。”

1月30日,冬修17.5公里的水下工程迎接检查,2月1日正式通水,以前8厘米厚的混凝土护坡,增为12厘米,底部厚10厘米;26座跨渠桥由不到2米宽改建为4.5米的机耕桥或5.5米的公路桥。“以前树枝、垃圾等漂浮物淤积在桥墩前,致使断面缩小1/3,改造后,既保证了过水,又改善了出行。”罗江县略坪镇双柏村村支书王永红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一夜春风来梨花处处开

苍溪梨花。梨花朵朵开。梨花吸引了蜜蜂。仁寿县曹家乡梨花。踏春寻芳——探访蜀乡“花花世界”当前,四川省各地正迎来百花争艳的好时节,桃花、梨花、樱花、杏花、郁金香等竞相开放,吐露芬芳。你最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