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文化圈”中“复活”
金山镇村民展示精彩的牛儿灯表演竹根镇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队正在排练赵义 摄2012年3月,五通桥区金山镇在全市率先打造“半小时文化活动圈”。从硬件设施投入、“文化示范户”带动、文化队伍打造等多方面入手,当地群众步行半小时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项目。“文化圈”启动3年来,金山镇在不断完善设施、丰富活动的同时,还利用“文化圈”传承传统文化,很多濒临消失的民间传统艺术、舞蹈等得以“复活”,并重新兴盛。
■ 周杰 文/图
“文化圈”里活动多
“走喽,去广场耍!”8月11日傍晚,五通桥区金山镇石燕子村七组村民周云兰呼朋引伴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舞。在周云兰的招呼下,三三两两的村民手拿大蒲扇汇集到一起。“等我一分钟,我孙儿马上就吃完饭了,跳了舞回来洗碗算了。”一放下碗,胡秀珍拉起10来岁的小孙子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大队伍”。
晚上7点半,石燕子村文化广场近百名村民参与的“扭连扭”就开始了。“奶奶,你们跳舞,我到旁边的农家书屋看书哈,走的时候叫我哦。”今年上半年,该区图书馆送了不少新书来,胡秀珍的孙子任佳利约上几个小伙伴到广场边的农家书屋看书。每天晚上只要不下雨,石燕子文化广场的人气都很旺,上百名群众在这里跳舞、健身,学习广场舞、乐器演奏,或者到书屋看书。
“今天的扭连扭大家都跳得不错,有点味道了。”村支部书记余秀芳乐呵呵地告诉笔者,扭连扭是来自民间的传统舞蹈,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会了,“半小时文化活动圈”启动后,村里专门把传统舞蹈、表演等方面的人才集中起来,通过广场舞的形式让村民重温传统。
传统民俗表演“重出江湖”
与石燕子村相邻的陈家寺村村民胡月华一家自从成为“文化示范户”后,每天到他家跳舞、摆农门阵、看书的村民络绎不绝。刚刚学完花灯、牛儿灯的村民擦了一把汗告诉笔者:“我们这儿离村里的文化广场有点远,走路要30多分钟,大家都喜欢到胡月华家里参加文化活动,现在这儿都成文化大院了。”
成为“文化大院”的不仅是胡月华一家。金家滩村民谢秀华在2012年成为村里的“文化示范户”后,镇村先后送来书柜和图书,并组织其参加培训,提高文化、文艺水平,现在谢秀华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能人。“以前看到其他村民天天到村里的广场参加活动,我们羡慕得很,但是我们这儿离广场有点远,路上耽搁的时间多,参加活动也耍不了多久。”前来参加文化活动的村民告诉笔者,现在每天走10分钟就有地方参加活动。而牛儿灯、花灯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自从“半小时文化活动圈”启动后,好多人都在谢秀华家里学会了。
构筑立体的“文化活动网络体系”
金山镇地处丘陵,全镇有18个村1个社区,村民比较分散,前些年村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活动。近年来,该镇每个村都建有1个农家书屋、1个村级文化活动点、1支文艺团队。为让离文化广场较远的村民可以参与文化活动,全镇建立了20个“文化示范户”,每户建立1个农户书柜,让“文化示范户”成为20个家庭级文化活动点,通过“示范户”组建起文艺团队20余支,带动了更多的村民主动参与。目前,全镇已构筑起镇、村、户三级立体的文化活动网络体系。
“现在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渴望参加文化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金山镇党委书记张贤义表示,城里的居民比较集中,参加文化活动非常方便。农村群众居住相对分散,让每个村民步行不超过30分钟就能参加文化活动,是党委、政府的目标。通过近3年的努力,全镇实现了让村民步行不超过30分钟就可以参加文化活动,形成了“半小时文化活动圈”。实际上,目前该镇90%以上的村民步行10分钟左右就能参加文化活动。通过文化能人传授传统表演形式,不少村民学会了牛儿灯、花灯、腰鼓等表演,有些即将失传的民间表演形式又得以“复活”。目前,全镇活跃着传统文化表演的队伍达到20余支。
目前,金山镇“半小时文化活动圈”的经验和模式迅速在五通桥推广,各乡镇的文艺表演队、舞蹈队等越来越多,农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文化圈”带来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略坪镇有部分依靠休闲牧羊带来收益的人群,典型代表就是安平村的李述成,他现年70多岁,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从事休闲养羊已有10多年。李述成与山羊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天上午、下午,他便会赶着他那一群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