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治理“五步走”“罗江模式”全国推广
“以前没有建垃圾房的时候,房前屋后、树跟前就是我们倒垃圾的地方,那阵没条件,只能这样子处理,冬天还好,夏天温度高,苍蝇、蚊子就在垃圾上面打转。”一说起过去自家的垃圾没法处理,罗江县鄢家镇星光村的田大姐直摇头。自从2009年罗江农村垃圾推行“五步走”的系统化处理,田大姐家里家外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小院子干净整洁,以往田大姐家的垃圾堆也变成了现在的小花园,开满了漂亮的三角梅。
据了解,田大姐所在的星光村是罗江县农村垃圾治理的第一批试点村,全村539户农家里共建制了86个垃圾房、垃圾池,从最初的5个保洁员“随时巡路都捡不清垃圾的状况”到现在2个保洁员就能维护好全村公共道路的卫生,星光村的垃圾治理成效喜人。通过5年的探索与巩固,如今,罗江垃圾处理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从“农家堆肥”获取分类灵感
“农村里一般喜欢把垃圾堆到那,自然发酵后就成了肥料。”罗江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从农家“堆肥”的现象中,他们获得了灵感,产生了将农村垃圾分类的想法。
农村垃圾中约有80%的尘土灰、厨余垃圾、农作物废弃物、可降解纸张等,这一部分可用于堆沤农家肥。另外有2-5%的砖块、石块等建筑渣土可用于直接填埋或农村耕作道路修筑。还有3-5%的塑料、玻璃等物品包装废弃物可作废品回收处理。只有10%—15%的废弃物、织物等不可降解垃圾需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通过这样的分类,在农村每天产生的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直接回用,不仅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方便农民处理。
罗江县农村常住人口约17万人,每人每日产生垃圾在0.8公斤左右,全县农村每天产生垃圾在136吨,全年产生垃圾约4.9万吨。而一般500吨的垃圾堆肥后就能产生400吨有机肥料,可以满足1000亩果树所需肥料,为农户节约肥料用钱15万元。从源头开始控制,不仅能有效减少垃圾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农费支出。
从2009年起,罗江县就开始着力狠抓农村垃圾治理,从万安镇、略坪镇等的第一批农村垃圾治理,到2010年的罗江全县推展开来,直至现在,历经5年时间,罗江县的农村生活垃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形成了五步走的“罗江模式”。
农村垃圾“五步走”模式诞生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农村垃圾的生态处理,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试点,罗江县制定出了适合当地乡情的“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五步走垃圾处理模式。
以农户定点先处理,农户将自家垃圾进行初步分类,纸板、塑料等可出售垃圾留售,不能自行处理的垃圾则定点投入到位于家附近的垃圾池,这一步是农村垃圾实现总体减量的第一步。入池的垃圾则将通过乡村保洁员的清理、进一步细分运送至分类收集池。石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就近找适当的地方进行填埋;纸板、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进行集中储存,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回收变卖;草木灰等可降解垃圾进行沤肥回田,农村垃圾第二环节的处理上,透过保洁员的进一步清理垃圾总量又得到一次大减。各村保洁人员定期将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垃圾运至镇垃圾中转站,这一过程是农村垃圾处理的第三步——村收集。镇、县环卫工人每日对乡镇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清运,将集中的农村垃圾转运至县垃圾中转站或是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厂,至此农村垃圾处理的第四步也完成了。最后,经由县级生活垃圾专业机构对农村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罗江县农村垃圾“五步走”的流程就进行完毕。
“一元钱清洁费”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配套设施有了,处理流程完善了,怎样才能让百姓更主动地参与到垃圾治理的过程中去,让百姓当好垃圾治理的监督者?象征性收取每人每月一元钱的清理费解决了这个难题。
随着一元钱清理费制度推开,不仅村民开始主动关注起垃圾治理效果、还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工作中去。“现在只有路上有点大垃圾没及时维护清理到,保洁员和我们村干部的电话就要开始不停地响了。”自此,村民的监督意识瞬间有了大跨越,原来处理垃圾的习惯也有了明显改善。
在群众的提议下,罗江县还建立了村组季度群众理会制度。对村组保洁人员进行现场评议,满意度超过90%的保洁人员给予物质奖励,低于60%的立即解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实行“一块牌”公开评比。村、组通过民主自治,每半年组织开展评比,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荐、投票表决,产生“卫生文明户”,并授牌和给予奖励。
据了解,目前罗江全县共修建垃圾池7072口,公路沿线垃圾池2058口,生态分类池1318口,达到了几乎每5户人家就有一口垃圾池的密度,实现了每户农村居民都有地方投放垃圾的初衷。 本报记者 肖芷悠
新闻推荐
罗国土资公[2015]2号经罗江县人民政府批准,罗江县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2(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宗地编号:天台湖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