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空降”书记的群众向心力

德阳晚报 2014-06-23 23:15 大字

邓增安(右)询问陈平友辣椒长势。

2013年12月,作为旌阳区双东镇党委委员的邓增安经组织推荐到本镇金锣桥村参加党支部书记的选举,通过选举走马上任。半年过去了,这位“空降”书记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满不满意?记者近日来到金锣桥村,与邓增安一起走村访户,记录下从群众嘴里听到的书记印象。

“我不怕开社员大会,有问题就要当面说当面解决。”

“他不是我们村的人,怎么可能一心为村民办事?”“他是上级干部,本来在镇上有职务,不会真正为村上着想。”……在参选之初,部分党员、群众并不十分支持和信任,对邓增安这位“空降”的机关干部来当村支书表示怀疑。初选中,邓增安仅勉强通过。

“金锣桥村的年轻党员流动性大,年老党员不愿意出来参选,于是镇上决定要我参选。不过既然答应了要来,那我就会做好。”邓增安凭着多年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通过一周的走访调查,写出了《未来三年的金锣桥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的演讲稿,情况属实、思路清晰、未来美好,演讲稿打动了大家,邓增安高票当选。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村民有个最大的问题——有问题喜欢背后说、背后骂,就是不找村干部。”邓增安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召开社员大会。“很多基层干部不喜欢召开社员大会,认为开这种会会为自己招来很多麻烦,而且有些村民提出的问题,村上也解决不了。所以导致了问题依然在那里,村民不满意干部的现象。”

上任之初,邓增安轮流到每个组召开社员大会,而每次开会,他都会认真记录。“社员大会是一个干部与群众沟通的好平台,有问题,你在会上提出。我们一起评估这个问题是不是村一级可以解决的,村上可以解决的,我现场表态;如果不能解决,我一定反映到镇上,一次不行两次,一定反映到问题解决为止。”邓增安说,通过社员大会加强了村干部与村民的交流和沟通,得到村民的支持,同时也解决了不少阻碍村上发展的难题。

“看见了,不去做,就是渎职。”

“金锣桥村10组的这口堰塘是今年正月才补修好的。不行,出水口小了,洪水一来,会把下面的田淹了。”站在堰塘边,邓增安一边给记者介绍,一边给承担堰塘补修工作的本组村民尹华润打起了电话。不到两分钟,尹华润赶到,邓增安现场与其探讨起出水口的问题。

尹华润告诉记者,这口堰塘年久失修,早已不能蓄水,10组的村民都靠挑水过日子。今年正月间,邓增安到这里发现一老妇人在挑水吃,问其原因后,立即召开10组社员大会,询问大家意见。“我们组很穷,没有多余的钱来修补堰塘。邓书记当场表态,这口堰塘必须修,钱村上可以先垫,村上不够,他私人垫。之后,他在会上要求,必须在15天内让全组村民吃上水。”

不到12天,堰塘补修完毕,10组100多口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村上财政困难,补修堰塘的钱不算多,为什么不采取集资呢?邓增安告诉记者,这个组是全村较为贫困的组,饮水问题涉及村民生产生活,是必须而且需要立刻解决的,“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没有看见,那就是失职;看见了,而不去做,那就是渎职。”

邓增安初任书记一个月内,带领村三委干部召开各组社员大会和社员代表、党员座谈会22次,收集问题,并同他们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多方努力,在两个月内解决了拖欠10年的村退职干部工资2.4万元,拖欠村道路建设6.8万元工程款问题,解决了7处抽水设备问题,解决了农村低保评定公平性问题,解决了特殊困难家庭问题5宗。这些问题的解决,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干群关系得到提升。

“农民有的就是土地,我要让他们靠土地致富。”

在金锣桥村8组陈平友的五亩辣椒地里,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批辣椒是今年3月种下的,目前已经卖了一部分,收入1000多元,“辣椒一直要采摘到10月份,如果不出意外,收入可达4万元。”

这里也是邓增安培养的第一批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今年3月,其通过私人关系,与罗江县略平镇蔬菜合作社赊账购买了3000元的辣椒苗,并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刚开始,村民都不愿意尝试,觉得有风险。我挨着上门做工作,部分人勉强答应试种。现在,示范基地的辣椒都生长得很好,而且也开始销售。”邓增安说。

在邓增安看来,土地就是农民的一切,也是农民所拥有的永久财富。“我们必须用好它,我要让我的村民靠土地增收致富。”

邓增安的观念就是:“农民要增收,必须靠产业发展,要种得好,卖得出。”到任之后,他经常向上级、向帮扶单位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人们都戏谑他为“伸手书记”。“我不怕伸手,金锣桥现在基础薄弱,伸手要帮扶,但不是等靠要,主要还是我们自己肯干,干好了,上级帮扶单位才会大力支持,等我们村发展起来以后,我们还要伸手,那就是伸出援助之手帮别人了。”

现在,金锣桥村在邓增安的带领下,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

>>>记者手记

邓增安“空降”到金锣桥村上任半年,他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村民态度的变化就是最明显的答案。在采访中,邓增安说,原本自己到金锣桥村是镇上的一个临时安排,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后来,镇上找到了合适人选,而他也可以功成身退了。就在这个时侯,村民听到了这个消息,纷纷找到他,请求他不要走,“邓书记,因为是你,我们才相信,才敢跨出发展的步子,其他的人,我们不敢相信。”村民的语言很淳朴、很真挚,是对邓增安半年工作的一个肯定。而半年的相处,也让邓增安与村民有了深厚的感情,他选择了留下来,“虽然基层工作很辛苦,但看到大家日子越过越好,我就觉得值得。”值得,就是这一句,让很多像邓增安一样的基层干部心甘情愿扎根农村,为民服务、奉献一生。

文/图 本报记者 邱洁

新闻推荐

“十一”黄金周全市旅游市场繁荣活跃 共接待游客126.78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4.79亿元

本报讯(记者曾征)“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的涉旅行业共接待游客126.78万人次,同比增长18.6%;直接旅游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42.1%,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23.95亿元。其中,接待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