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居 绿色家园
傍晚时分,前来市区北公园纳凉或者散步的市民很多。
文/图 本报记者 孙祯
放眼旌城,城在绿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透过这生命的绿色、幸福的景致,我们看到了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构建美丽德阳、生态家园的精美画卷。
>>>民生数字
管护国有林92.94万亩,1-6月完成92.94万亩,完成比例100%;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7.75万亩,1-6月完成17.75万亩,完成比例100%;补偿集体公益林41.82万亩,1-6月完成21万亩,完成比例50.2%。
实施“金土地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8.63万亩,新增耕地1.15万亩,目前,两项工作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在秋季过后集中实施;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1-6月完成5万亩,完成比例100%。
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7个,综合治理河道34千米,目前水下基础、迎水面板全部完成,进度60%。
加强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庄47个,项目处于整体推进中,开工率达50%。
>>>民生故事
绿色家园 精灵为伴
德阳市区的旌湖是“鸟的天堂”,鹭鸶、野鸭、红嘴鸥等水鸟已多年定期到旌湖越冬,且一年比一年多。
在这里住了近40年的李大爷,每天都会到市区北公园的湖边散步,还经常带上孙子,看一群群觅食的鸟在水面上飞行。“爷爷快看,是大鸟!”3岁的孙子兴奋地指着水面欢叫着。“这里的居民与水鸟亲密无间。它们经常会停留在房顶或院子里,就像是家里人一样。”李大爷说。“这里的鸟与人相处久了,不怕人。你可以近距离与它们相处。这种和谐,正是源自德阳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少摄影爱好者都会聚集在湖边拍摄记录下这些灵动的身影。
来到德阳城边的东湖山时,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满眼的碧绿令人心醉,只见几只白鹤不时掠过东湖水面,不少市民在湖边漫步,而一条林荫大道通往山顶,大道两边的树林遮天蔽日。“每晚来东山散步已成为我和爱人的‘必修课\’。这里绿树环碧水,空气清新,让人身心舒适。”市民曾先生说。
近年来,德阳强力推进创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工作,德阳的城市生态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德阳人不断改造着环境,美化着城市,鹭鸶、野鸭、红嘴鸥等水鸟次第飞进了城市的天空,市区生态屏障的东山片区被越来越多市民喜爱和亲近。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1%,人均生态游憩用地面积33.17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84平方米。
>>>民生行动
多措并举优化生态环境
2011年8月,德阳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德阳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创森工作列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增长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村镇绿化达标率等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任期考核内容;强化了“绿化委员会”的功能,形成统一的绿化林业投资体系、规范管理体系和综合执法体系。2011年-2014年,德阳城郊生态风景林建设新增林地2708.1公顷,初步建成了生态功能完备、防护效益显著、林相景观优美的城郊森林体系。近3年间,德阳五县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593.6公顷,为规划任务的127.6%,绿地率达38.4%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3.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平方米以上。
为了加强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德阳市结合植被恢复项目,已优先开展河流流域、水库库区、农村居民点等重要水源地段受损植被恢复与重建,启动水土流失治理,为居民提供安全、洁净水源。目前已在什邡市、绵竹市进行试点。
切实抓好林业专合组织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林业服务体系,以罗江县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建设为抓手,积极抓好涉林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规范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资源、资产、资金相对集中的原则,以资本运营为纽带,整合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计划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2个;进一步加快云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崴螺山、天鹅、剑南春3个省级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引导、规范、提升全市各地森林休闲游憩活动。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派人专程到省上学习、了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情况,认真做好《德阳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编制工作;通过信息报送方式,及时掌握各成员单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动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先进经验和对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考。
今年,德阳市还将天保工程纳入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将做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落实工作列入市目督办督查督办内容。
新闻推荐
以立德树人为本 谱德阳教育新篇 李向志陈新有刘守培刘哲刘宏葆率队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9月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向志等在东汽八一中学亲切看望慰问教师,并向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本报记者程果摄9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一行在绵竹市新市镇观鱼学校亲切看望慰问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