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身残志坚 妙手济世

绵阳日报 2013-01-09 03:51 大字

2012年12月21日凌晨2时30分,安县宝林镇大沙村81岁的刘长兴老人突然晕倒,他的儿子立即给本村的乡村医生刘胜勇打了电话,刘胜勇一边拄着双拐往老人家里赶,一边给120打电话,到刘长兴家作了紧急处理后,与其家人一起将老人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经过急救,刘长兴终于脱离了危险。

作为医生,三更半夜紧急出诊并不为奇,但作为拄着双拐的残疾医生,就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了。2012年12月31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个被当地群众誉为身残志坚,妙手济世写人生的乡村医生。

还不到9点,刘胜勇的诊所里就来了六七个病人。身穿白大褂,拄着双拐的刘胜勇正准备给来自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的张加英大嫂输液。

张加英说:“我就应刘医生的药,他开的药,输几瓶液就见效,扎针不疼,费用也低。我们那里有好多人都爱到他这里来看病。”

刘胜勇不足1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19岁时,刘胜勇觉得不能因为残疾让人生搁浅,他选择中医作为人生方向。1999年,全国执业医师统一考试,刘胜勇出乎意料地取得了绵阳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安县中医院实习半年后,他回到家乡正式行医。

有一天,桂林村的一位村民高烧,接到求诊电话后,刘胜勇拦了辆火三轮驱车十几里路到病人家中治病。两天后,起初还持怀疑态度的病人折服了。钱花得少,病治得好,刘胜勇还坚持不收车费。

刘胜勇看病态度好、用药效果好、收费很公道的美誉很快在村民中传开了,很多患者慕名而来,诊所的生意好了起来。“这几年病人多时一天要看三四十人,很多时候要忙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午饭。”刘胜勇说。“他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患者有求,随喊随到不讲任何条件,从未收过病人的出诊费、检查费,还经常为贫困户、孤寡老人免除医药费,为病人垫付医药费。”当地镇村干部说起刘胜勇,无不赞扬。

近年来,绵阳、德阳的多家医院都对刘胜勇抛出了橄榄枝,但都被他一一回绝。刘胜勇说:“我学医就是为了让乡邻不出远门,就能少花钱看好病,我愿为乡亲选择坚守。”

患者郭世蓉说:“我们这里属于边远山区,到县医院看病比较远,刘医生的诊所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医药费也不贵,所以都不舍得他走。”

(黄小山本报记者钟述强韩艳)

新闻推荐

成绵乐客专绵阳段建设加快推进

作为部省共建项目,成绵乐客专绵阳城区段的施工,给绵阳城市交通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工程参建各方正密切配合,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加班加点抢抓进度,确保工程早日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为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创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