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举改革大旗 释放农村活力 ——广汉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的背后
刘明琦 黄明江 本报记者 叶书英
日前,广汉传来好消息——在2月3日省委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广汉市荣获2014年度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称号。
广汉的优势在哪里?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广汉市粮食播种面积达7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1.1万吨;农业增加值达30.5亿元,同比增长4.3%;土地流转近10万亩,规模种粮达7.6万亩,规模种粮让农民亩均增收约6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48元,同比增加1278元,同比增幅达11.8%,增幅居德阳市第一位。
“去年广汉市抓住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这一契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发展活力得以增强,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开创了城乡统筹发展新局面。”广汉市委农工委主任曾洪波说。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激发农村改革动力
2014年以来,广汉市以先行试点区域为突破口,通过革新五项农村产权制度、创设一个交易服务体系、解决三大改革配套问题,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动力,为发展农业生产释放活力。
广汉市通过涵盖市、镇、村三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了确权颁证、信息交流、政策咨询、价值评估、抵押担保、市场交易等服务体系,该平台已经累计成交32宗,流转面积达4200余亩,交易金额突破420万元。通过该平台进行村级产权交易的,其中就有广汉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并行改革先行试点村——和兴镇华严村。
2014年以来,华严村试行农民家庭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把农户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先流转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流转给本地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成规模地放活土地经营权,并采取租金保底收益+二次返利分配方式。通过土地流转,该村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650元,较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7%。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广汉市坚持整体谋划,实施分步推进,抓好试点示范,突出引领作用,在部分行政村划分先行试点和扩大试点改革区域,不断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态的创新。目前,改革区域已从华严、友谊两个先行试点村扩大到了8个村。
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广汉市坚持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旧村落改造提升、新村建设并重,着力打造体现耕读文明、田园风光、地域特色、乡村情趣、民俗风情的幸福美丽新村,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走进高坪镇龙潭村,这里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发酵还田技术,正在打造集稻鱼共生、藕鳖共养、中药材和观赏花卉于一体的龙潭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绿色的沃野、平静的湖面、整洁的村道,经过风貌改造提升的川西民居点缀其间,让村里的农民既住上了漂亮房子,也享受着优美的环境,还通过种养业和生态观光业增加了收入。
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采用一对一模式经营,一个小院只接待一批游客,游客可以在小院里洗菜切菜,烧柴炒菜,尽情享受自助乡村美食之乐。据悉,龙潭湾示范区流转土地1050亩,涉及该村3个组260户农户,成为广汉市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标杆。
在新村建设中,广汉市还广泛借力社会,共引进工商资本2.1亿元参与新农村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同时,通过“保、改、建”,新建新农村聚居点27个,涉及农户4168户;自然村庄改造提升和保护12个,涉及农户693户;传统民居保护修复35户。为夯实新村基础设施,广汉市结合现代农业四大示范基地建设,合理布局城镇乡村院落,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农村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率。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省司法厅督导组到德阳市督导 加强司法系统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本报讯(记者肖盛雄)5月27日,省司法厅厅长陈明国率督导组来到德阳,对德阳市司法系统开展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等进行督导调研。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行祝,副市长、市公安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