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汉秸秆综合利用链条基本形成 今年生物质燃料利用成重点

德阳晚报 2015-05-27 23:11 大字

打捆好的秸秆被运往收储点。

文/图 本报记者 叶书英

5月20日下午4时许,一辆辆满载着秸秆的车辆驶入位于广汉市金鱼镇的金成秸秆收购中心,这些秸秆以360元/吨的价格被收购,并将运往西充等地,作食用菌基料进行综合利用。

打捆—运输—收储—综合利用……广汉作为德阳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先行者,在总结前几年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如何打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 “广汉秸秆综合利用的链条基本形成,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这就需要补足‘短板\’。”广汉市农业局副局长罗文雨坦言。

补“短板”、强体系——这是广汉市今年的措施。今年,广汉市通过完善分散分步式秸秆收储体系,强化疏堵结合、奖惩挂钩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巡查常态工作模式,努力实现秸秆禁烧率、综合利用率两个100%的工作目标。

目标:

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100%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广汉市去年收储的秸秆达到2万多吨,而截至5月18日,今年小春收储量已经达到了7600多吨,预计将达到8000—9000吨。小春收储量预计比去年高出20%—30%。

“今年我们新增了几十台的打捆机,储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收秸秆还转变了方式,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罗文雨说,目前,广汉市已有打捆机200多台,收储点也从去年的6个扩大到今年的10个,“基本上实现了每个镇都有收储点,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与去年一样,今年广汉财政又拿出了700万元用于调动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各个“细胞”的积极性。在2014年补贴基础上,广汉调整了补贴标准,其中对秸秆收集大户给予最高4万元的补贴;对秸秆转运工具给予保险补贴和最高60元/吨的运距补贴;对新建储存秸秆库棚储量达200吨及以上的,建棚按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占地按每亩1600元进行补贴。相关部门对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企业和个人还提供政策支持。

广汉将通过积极引导秸秆还田,完善堆沤还田方式,实现秸秆的肥料化利用;同时引进柯菲、鹏华、森肽、丰藏等7家企业,推广秸秆作食用菌基料、动物饲料,以及推广生物质燃料锅炉以打通秸秆燃料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秸秆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锁定了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100%的目标。

前景:

生物质燃料利用被看好

“在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种方式中,虽然目前食用菌基料占60%左右,但生物质燃料前景最好。” 罗文雨说,利用以烧煤为主的锅炉将被淘汰这个利好,生物质燃料被推广开后,需求量较大,前景最好。

位于广汉市连山镇的柯菲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吃下了该市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领域“第一个螃蟹”,并且尝到了甜头。

去年,留学耶鲁大学的周佳霖毕业后回到家乡广汉,建起了柯菲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秸秆收储点遍布了连山、高坪、金鱼等几个乡镇。公司于去年6月开始生产,产能能够达到每年3—5万吨,秸秆最多能够储存5000吨。周佳霖曾表示,将把其在美国学到的经验在广汉落地生根。

经过一年的运行,柯菲公司已经跨出了秸秆燃料化利用成功的一步。“我们瞄准广汉中小企业推广,已有8家企业开始使用我们的生物质燃料。” 柯菲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在继续探路,用生物质燃料环保、价格便宜的优势,市场化运作,寻找利润空间,“市场越大,产量越大,利润也就越大。”

新事物的推行或多或少会遇到瓶颈。为打通“最后一公里”,广汉将秸秆燃料化利用列入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工作,目前正在采取两种模式解决生物质燃料利用低的瓶颈,一种是生物质燃料公司研发锅炉让企业试用,一种则是由企业自行进行锅炉改造。

广汉还提出开展对使用秸秆成型燃料进行补贴,2015年新增生物质燃料锅炉并使用广汉本地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试点示范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市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奖励补贴方案予以补贴。

新闻推荐

共谱水木之韵 共享生态之美 ——广汉市向阳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纪实

□本报记者唐茂通讯员邹纯佳广汉向阳镇地处川西平原北部,是德阳、广汉的南大门,距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都江堰水系自流灌溉,沟渠遍及全境,区位良好、交通便捷、禀赋优越,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打下了良好...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