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改革之乡”的二次跨越

四川日报 2012-12-12 17:55 大字

——广汉市财政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录

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项目资金,四川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两个带动”的工作导向,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突出了粮食安全、基础设施、集中连片、良种良法、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六个重点,创新了资金整合、民办公助、利益联结、资产管护、生产经营和绩效评价六项机制,实现了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方式转变、产村相融六个突破。

30多年前,广汉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农业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正是为此,广汉被誉为“改革之乡”。

两年前,借助被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的东风,广汉乘势而上,实施了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打造平原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明显改观,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了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二次跨越。

我们日前再次前往广汉,调查并记录了“二次跨越”背后的点点滴滴。

一块“坟坝地”的变迁

12月5日,广汉市金鱼镇菱角桥村。在经历了几天的阴霾天气之后,这个位于成都平原腹地上的小村庄终于迎来了难得的灿烂阳光,在村粮食基地科技广场前,几个村民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

广场前面,是一条崭新笔直的水泥路,道路两边,平坦如砥的土地上,青翠的麦苗刚刚盖过泥土,在萧瑟的冬天呈现出一抹珍贵的勃勃生机。田地被一条条笔直的水渠分割成规则的几何形状,一条条U字形的水沟通达每一块土地。

“这里之前应该就是这样吧?”金鱼镇距离成都市区只有短短30余公里,30多年前,四川农村改革正是在这个小镇上悄悄拉开了序幕,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个曾经的改革先驱应该早就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了吧。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那才不是呢!”听到这些话,菱角桥村支书杨通才毫不客气地反驳。在他记忆中,这里还没有开始实施现代农业生产项目的时候,情况和现在大不相同。

从交通上说,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几条机耕道标准很低,“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包糟”,农机难以抵达耕地进行作业,居民生活生产都非常不便。

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有家人的儿子好不容易说了个媳妇,原以为条件很好,可不料第一次上门遇到下雨,沿着村里泥泞的村道走了一半,摔了一跤,一气之下掉头就走。

从水利来看,这里位于都江堰灌区人民渠30号支渠的末端,由于渠道标准低,渗漏严重,水流速缓慢,每年插秧时节,用水就非常困难,为此,当地很多村民只能依靠自己打的深井,不仅成本高,而且还没有保障。

从土地本身来看,尽管这里位于成都平原腹地,但是土地依然有高低不平,就拿菱角桥村9社来说,社里就有一块40多亩的土地,由于地势较高,且没有水利和交通设施,无法种水稻,利用价值低,所以经常被当地人用来埋葬村里的逝者,久而久之,就成了坟坝地。

水利设施差、交通条件差,土地本身高低不平,再加上本来土地就稀少,全村2500多人,但耕地面积只有1700多亩,所以,尽管这里最早实施了包产到户,并在一年之间就顺利解决了温饱,但是3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农业生产依然没有本质的变化。

真正的飞跃发生在2010年后。通过严格的竞争立项和比选之后,菱角桥村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地区之一。三年多来,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共向菱角桥村投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260多万元,受此激励,当地老百姓积极投工投劳,折合成现金,这又是210多万元,强大的资金支持,喷涌的民间热情,为菱角桥村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道路,全村修建了总长20多公里的生产便道,将1000多亩土地有机联系在一起;

看水利,全村新建改建了10公里多的高标准水渠,来自都江堰的清水能够长驱直入,浇灌到这里。

看土地本身,先是动用大型机械,将全村原本不适合种植水稻的110多亩旱地,其中就包括9社的40多亩坟坝地进行平整,改造成水田,同时对全村土地的田型进行大规模调整,凑零为整,化零散为规范,更加方便机械作业。

三管齐下,菱角桥村农业生产条件一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农机可以抵达每一块土地,都江堰水可以浇灌每一块稻田,由于平整和调整了部分旱地,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且田型更加规范,劳动强度大大减少。“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说起现在种田的感受,村民薛永华一连用了几个“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数据: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

四川省现代农业项目在广汉粮食基地内的投入达到8600多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带动项目区群众投入3600多万元。

三年来,项目总计在连山镇、金鱼镇、和兴镇、三水镇等4个镇的20多个村,建设高产稳产标准水稻种植区4.7万亩,完成田间便民道建设400多公里,田间排灌渠200多公里,田形调整1.1万多亩,开展培训两万多人次。项目区基本实现“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的格局。

一个合作社的“新生”

两杯清茶,几瓣蜜柚,一段闲暇,这是廖兴华目前的生活,而要是放在两三个月之前,那简直是一个梦。

今年刚刚40岁出头的廖兴华是广汉市连山镇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内,共有大小农机130多台套,担负着周边5万多亩水稻的耕作、播种和收获的重任,为此,每年4月到9月期间,都是他们忙碌的时节,几乎每天都要奔波在田间地头。

不过,对于廖兴华来说,这样的忙碌是值得的。一年下来,整个合作社的利润有120多万元,平均每台农机的利润就有1万多元,廖兴华是其中的大户,这样,一家人的纯收入就有20多万元。

这样的收入换算成物质的生活,对于廖兴华一家来说,早已经是小康。有一幢三层小楼,有一台小轿车,闲暇时节,一家人还可以到处旅游,“不是小康,是啥?”

廖兴华经营农机已经10多年历史了,但直到三年前,景象都和今天大不一样。那时候,合作社刚刚成立,整个社只有30多台农机,且大部分是小型农机,规模小,服务范围就更小。“不是买不起农机,而是没有用武之地。”廖兴华说,连山镇尽管位于成都平原腹地,但是很多地方路网都不配套,再加上田型不规则,大型农机很难到达,且作业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机械化进程异常缓慢。到2009年前后,全镇机械化率不足两成,尤其是在机插等环节,更是连1成都不到。

变化是2010年,连山镇进入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实施区开始的,在项目的推动下,当地田网、路网和水网不断完善,以此为基础,农业机械化进程开始加速,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还不只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带动下,广汉市境内植保专业合作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稻麦项目推进协会等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40多个。

目前,广汉市现代农业项目区境内,育秧、耕田、插秧、植保、收获等多个环节都实现了专业化服务。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赋予农业现代化应有的元素和特征,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业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以耕田和插秧环节来说,之前完全用人工来做,每亩成本至少需要350元,如今,采用机械化专业服务,每亩成本不到200元,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150元。

换言之,就可以为农民增加150元的收入。加上其他环节,采用专业机械化服务,每亩纯收入能够达到300多元。而在之前,农民种田基本是不赚钱,甚至要亏本。

数据: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

科学种田水平,项目区稻麦单产水平明显提高,水稻平均亩产660.6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高82.6公斤,亩平增收198元。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8万公斤,新增效益756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220元以上。

□梁现瑞

观点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顶层设计

实现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有关各方密切配合、统筹推进。

历史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努力从来都不曾中断,但总体来说,表现为“几多几少”:单打独斗的多,统筹推进的少;平均用力的多,重点突破的少;政府单相思的多,民间主动参与的少。

改变困境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以广汉为例,早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地方党委政府就召集各有关部门,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统一规划,对项目实施的范围、步骤进行统筹安排,对参与部门进行统一调度,这样,就整合了力量,突出了重点,避免了政府资金“撒胡椒面”一样效益不高的困境。

与此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让农民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让农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同时也解决了支农项目建后管护的难题。

(广汉市财政局长 肖冰)

新闻推荐

德阳:抢占通用航空蓝海

抢占未来高端产业制高点,德阳欲在广汉打造“通用航空产业园”——12月20日,广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机场,一架架教练机频繁起降;机场跑道旁,大片空地上,四川星耀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营基地正破土动工,这是目...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