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基层治理排头兵 建设科学发展新农村 ——三水镇友谊村党支部创新基层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本报记者 唐茂
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群众得实惠、组织得民心、社会得和谐”的基层治理工作目标,创新党组织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委、对社会的信任度,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努力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创新基层治理的优势,为推动友谊新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发挥“四员”作用,推进党组织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发挥“宣传员”作用,收集反馈社情民意。针对广大党员群众对各级强农惠农政策、法规不了解、不熟悉,对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实施心存疑虑等问题,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开展“惠农政策大宣讲”、坝坝会等活动,深入村组、院落,把政策宣传到组到户,确保将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原原本本地交给广大党员群众。在易家大院子(友谊村11、12、13、15组)原生态院落改造工作中,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成员、4个组的党小组长和5名党员群众代表,一户一户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集并及时反映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能代表大多数群众意见的、建设性强的方案,保证了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
发挥“指导员”作用,保证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级重大事项如何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如何实施?最初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在边探索边推进的过程中,村党支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探索出了一套“议事规则”。从运行情况来看,无论是村级重大事项议题的收集、商议、审查、表决、公告、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操作规程,还是议题的通报、讨论、征求列席人员意见以及表决票的样式、召集人的主持用语等都进行了规范,保证了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程序规范,提高了议事效率。易家大院子属于合并前的三江村,经济条件落后,农民收入较低,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与老友谊村相比相差甚远,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渴望尤为迫切。村党支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走村入户听取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要求,收集汇总后,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程序组织实施,并依据“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四个“一点”(即: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农户出一点)的方式落实了建设资金,从而保障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了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监督员”作用,保证村级重大事项落到实处。一是对议题(提议)进行审核。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认真调查论证后,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再组织召开理财小组、监督小组成员联席会,对议题进行审核,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不符合国家政策、违反法律法规、不符合村级规划、不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议题,坚决不予受理。在友谊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后,许多党员群众曾提出要将村集体资金按人头平均分发到户,对于这样的提议,村党支部及时予以了否定和纠正。二是对重大事项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在友谊村村公所旁新农村聚居点建设中,村党支部实行“项目公示制”,组织村民对集体土地竞拍价格进行“社员评估”,提出群众认可的竞拍价格,在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后,制定了竞拍程序和操作规程;在建设过程中发挥村民代表作用,成立新农村建设监督小组,对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向各村民小组介绍进展情况,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提高了村民对党支部的信任度。
发挥“引领员”作用,带领全村科学发展。过去,村上往往存在换一届班子就换一种做法,干什么、怎么干,全凭个人喜好,不利于科学发展,而且群众往往对干部看法很大,认为干部多半“吃欺头”、“占便宜”,村上的工作难做,决策、建议也得不到党员群众的支持。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推行后,村党支部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提出了大力打造易家河坝休闲观光区、发展“一村四品”(即:鸭业、渔业、葡萄种植、农家乐)、建设新农村的村级发展规划,并及时告知广大群众,让大家明白全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今年要做什么、明年要做什么,并予以公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围绕规划来提出议题、讨论议题,从而实现民主议事、科学议事。
建立“四项”制度,规范党组织基层治理的运行模式
建立社情民意调研机制。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了村级民情民意调研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增添措施,强力推进。一是建立村“两委”成员、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联合入户调研机制。要求村“两委”成员、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每月到每个村民小组至少走访20户农户,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收集工作中出现的偏差、错误和调查发现的矛盾纠纷,认真分析原因,逐一研究整改措施,落实责任,限期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大、问题突出而又一时不能整改落实的,及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并上报镇党委、政府研究。二是建立村“两委”成员包组、小组干部“包户”的调研机制。对村“两委”干部、小组干部要求“划片入户、户户走到”、“重点户头、人人走到”,入户率达到100%,确保普查社情民意、广泛收纳意见、处理现实问题。
建立社情民意分析机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和共性问题,每月召开一次由支部委员、党员代表参加的社情民意分析会。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审定题目、听取汇报,主要围绕打造易家河坝休闲观光区、发展“一村四品”、建设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找问题、出主意、添措施,有效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社情民意分析会,坚持会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每一次分析会的主题;会中,在现场实地查看后,结合会议主题,针对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推进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会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加强整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建立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为建立党员列席、参与的作用发挥机制,村党支部把过去由村组干部承担的工作交由党员、群众代表去做,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还权于民”,感觉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建立党员列席机制后,解决了许多过去难解决的问题,而且不需要基层干部去费力协调,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易家大院子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哪条道路该修、哪条道路不该修,哪条道路先修、哪条道理后修,大家争执不下,村党支部组织4个组的党员共同商议,最后决定只修主要道路,涉及个别群众的辅道,由群众自己出资修建。这一决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建立重大事项通报机制。村党支部坚持重大事项、重要环节通报制度,在审议重大议题前,及时做好与党小组长和党员的沟通,在共同商议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为整治易家大院子的环境,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打造原生态院落,村党支部于2010年10月以户为单位,向易家大院子所在的4个组的所有群众发出了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2011年1月,邀请成都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实地查看的基础上,进行了规划设计。村党支部将设计方案及时与党小组长和党员群众沟通、讨论,最终提出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于2011年4月开始动工改造。目前,投资120余万元的2940米给排水管道、3000米道路硬化、1000平方米的绿化已全部完成,2户新农村农户样板房改造顺利结束,易家大院子原生态院落改造已具雏形。群众对改造后的基础设施和样板房的舒适度、实用性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要更加关心、理解和支持村党支部的工作,加快友谊新村建设步伐。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宣传、指导、监督、引领等作用,把民主权利交还给群众,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管,做“实”了村民自治,推动了工作发展:友谊村先后被列为德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德阳市水产养殖基地、四川省“一村一品”示范村,2010年,该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并被评为四川省省级文明村、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村。目前,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新村建设加快,全体村民对友谊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记者唐茂通讯员陈兴斌)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2日上午,广汉市个私协会三星堆分会负责人一行走访慰问了辖区内的特殊群体个体工商户,向他们赠送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失地农民段祥龙大爷今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