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返乡“高管”赶着羊群奔富路

达州日报 2018-01-12 09:57 大字

冯中清上山放羊

下午2点半,羊倌将羊栓一拉,只见早早等候在羊圈门口的100多只玻杂山羊,争先恐后地挤出羊圈门,在羊倌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十几里外的高山上去放牧。这是近日记者在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冯中清、吕永红夫妇开办的清红养殖农场看到的一幕。

这个羊倌,就是该村2组村民、2016年脱贫的贫困户吕永红。“冯中清、吕永红夫妇是我镇自主脱贫的典范,他们俩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从不向政府伸手要钱,而是靠党的优惠政策和自己的勤劳,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值得全镇群众学习。”说起冯中清、吕永红夫妇脱贫的故事,该镇党委书记吴正鸿赞不绝口。

今年40岁的吕永红,1997年7月在广州与河南信阳的冯中清结为夫妇。婚后,小两口回家搞园艺苗圃。由于底金少、赊欠大,2005年,夫妻俩放弃园艺苗圃职业到南京打工。2010年,由于父母双亡,家中无人带小孩,夫妻俩再次放弃打工,回到家乡创业。

他们家是几间泥夹墙房,坐落在小山下面,交通不便,买东西全靠肩挑背磨。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和恶劣的交通条件,夫妻俩没有气馁,决定利用家乡丰富的自然条件,发展山羊。

“失败了无所谓,只要曾经努力过。”并不健谈的冯中清说出了当时的心里话。夫妻俩说干就干,2011年3月,东拼西借了1万多元启动资金后,将猪圈经过简易改修,建成了30多平方米的羊圈,买回了10只母羊。没有技术,夫妻俩请教别人或者在网上搜索;缺少资金,尽量少请或者不请帮工,粗活重活累活,都是夫妻俩自己不分白天黑夜地硬扛着。

“路没有修通之前,每年要背烂8个大背篼。”吕永红指着正在背羊饲料的丈夫说,“看到他,我就心酸,他是90年代的大学生,以前在外打工当高管,待遇高,又好耍。为了支撑我们这个家,回到家乡搞养殖。才开始,他啥也不会干,现在肩挑背扛、犁田把地,样样能干……有时候,他挖了一块地出来,天还没有亮。很多时候,我们一天吃两顿面,只有到了晚上才有空煮点饭吃。他很爱学习,没事就上网研究养殖山羊的技术。家里机器坏了,他拆下来自己修理……”眉宇间,吕永红眼眶盈满了泪水。冯中清虽年仅50岁,头发早已斑白;吕永红刚满40岁,几绺秀发贴在额头,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生活的艰辛。两人沾满泥巴的粗布衣服上,破了几个窟窿,一眼就知道这是常年肩挑背磨留下的印记。

为了培育出生态优质的山羊,夫妻俩定下了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每天上午割草、处理日杂事务,下午3点半(冬天2点半)上山放牧,晚上10点(冬天8点)回家(雨雪暴雨天例外)。“山羊挺有灵性,一到放牧的时间,就齐刷刷地等候在圈门口。回家时,只要我‘咩\’一声,就跟到一路回来了。”吕永红抚摸着一只小羊羔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夫妻俩几年的打拼,逐步扩大规模,现在已经建立了清红养殖农场,拥有圈舍400多平方米、山羊180余只,每年收入达到7万余元。

交通困难是制约夫妻俩发展的最大瓶颈,从未向上级开过口的吕永红夫妇找到镇村干部,咨询有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支持。为了尽快修通到他们家170多米的断头路,村组干部积极为他们协调土地、化解矛盾纠纷。2016年国庆节,他们自己筹资2万多元,将毛路修通了。毛路修通后,镇政府及时协调资金2万多元,将路硬化到他们家门口。

“现在安逸了,公路修到养殖场,再也不用肩挑背磨了,卖羊子、拉羊粪、运饲料都是车来车去。”吕永红指着眼前白晃晃的水泥路和去年底买的一辆六轮车高兴地说。

为了缓解他们资金上的压力,县扶贫移民局及时给他们解决了5000元扶贫产业资金,县外侨办给了8000元山羊改培项目资金,对他们大力扶持。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镇村干部和一切帮助我的人。明年我还要建二期工程,扩大养殖规模,年出栏达到500只。致富后,我还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山羊,让大家都富裕起来。”吕永红放下正在清扫羊粪的铁锹,信心满满。

□特约记者 张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举行“迎新春·展风采”联欢晚会

本报讯2017年12月27日晚,一场以“迎新春·展风采”为主题的宣汉县人大2018年迎新联欢晚会举行。晚会共分为“代表风采”、“监督之光”、“权利为民”三大篇章。晚会在大合唱《人大代表之歌》中拉...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