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达州日报 2016-10-09 00:00 大字

(上接第一版)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着眼民生,保障重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4亿元,改建维修城市道路162公里,建设完成污水管道324公里,水、电、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自来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93.6%,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危旧房棚户区8.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7万套。18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教育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中心城区大班额现象有效缓解,嘉祥学校在达州建成投入使用,西南职教园区加快建设,巴山大剧院、市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5%。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老龄及慈善事业全面进步。

特别在交通建设方面,达州市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实施了交通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快建设达巴铁路、达营高速公路,达陕、达万、达巴、南大梁南充至渠县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达渝城际客专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达州机场先后开通8条航线,机场迁建工程也已立项获批。

更值一提的是,达州市还以“五治”(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三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较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当你来到高端大气的巴山大剧院,置身蝶变重生的塔沱,徜徉在如诗如画的城市夜景里,你会发现,昔日的“光灰城市”已离我们远去,亮、洁、绿、美的新达州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这是时代的发展,是民生汇聚的力量。

走进“十三五”,步入发展新阶段的达州,将给予民生更大的发展力度,值得我们期待,值得我们憧憬!

□本报记者 谭楚甲

新闻推荐

《宕渠流韵》出版发行

本报讯近日,渠县作家戴连渠新作《宕渠流韵》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走遍渠县60个乡镇采写的60篇历史风物散文,以游记的形式,全面记述了宕渠大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遗...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