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书面) 2016年10月26日在达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摘要]2016年10月26日在达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向仕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达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过去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加快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效。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50.8亿元,是2010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9.2亿元,是2010年的2.59倍,年均增长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0亿元,是2010年的2.21倍,年均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2亿元,是2010年的2.15倍,年均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884元、10688元,分别是2010年的1.89倍、2.10倍。县域经济不断壮大,7个县(市、区)GDP全部超过100亿元,其中大竹、宣汉、渠县超过200亿元。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3.4:45.7:30.9调整为2015年的21.5:43.1:35.4。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建农建综合示范区42万亩、高标准农田75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28万亩、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2500个,创建“三品一标”产品236个。工业转型步伐加快,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其中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26.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5.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步提高,川环科技成功上市。“1+7”园区加快建设,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达州经开区入选循环化改造和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宣汉、大竹列入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其中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分别年均增长16.8%、10.6%;达州市成功创建全省服务业发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列入全国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全省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累计申请专利3300项。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先后开展了“项目攻坚年”、“项目突破年”、“项目落实年”活动,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4亿元,年均增长17.3%。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实施重点项目720个,完成投资1659亿元,巴达铁路和达万、达陕、达巴高速建成通车,达州火车站扩能改造客站一期及万源、渠县等客站改造工程竣工投运,新机场开工建设,渠江航道升级改造实施顺利,白岩滩、刘家拱桥等6座中型水库和土溪口大型水库开工建设,川投燃气发电、川东北高含硫气田等项目如期建成投运。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达州,五年累计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675亿元。
(四)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四层架构”现代城镇体系加速构建,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新型城镇化配套政策扎实落实,城镇集聚人口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9%,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城市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人口突破90万。“五治”、“三化”工程阶段性成效显著,“6×2”畅通美化工程进展顺利。县城、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5个县城规模不断扩大,“百镇建设行动”培育省级示范城镇17个。新村建设加快推进,新改扩建新村聚居点1722个、幸福美丽新村249个。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制定6大重点领域和22个关键环节的改革框架,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农业农村、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取消,农业农村“6+10”专项改革先行先试,34户市属国有企业关停破产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由51.9%提升到61.1%。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圆满举办四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和首届达商大会;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新增外贸经营者备案企业247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4.9%;通过努力争取,达州全域纳入成渝经济区规划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除万源外全域纳入成渝城市群规划。
(六)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超过经济增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21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危旧房棚户区8.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7万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83.5万人。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城镇就业17.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5%;教育文体广电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校848所,西南职教园区加快建设,嘉祥外国语学校建成使用,巴山大剧院、市图书馆等建成开放,成功举办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脱贫攻坚成效明显,71.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21.9%降到2015年的9.2%。
(七)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完成营造林182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0.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2%,达州市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大竹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县。污染防治全面推进,2015年全市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及各交通干线噪声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99%以上,县县建成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3%。
虽然进入“十二五”中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全市经济同全国全省一样呈现下行态势,形势严峻超出制定规划时的预期,对达州市“十二五”规划实施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个别指标与规划目标有差距,但绝大多数指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总的来看,“十二五”规划得到积极有效实施,完成情况较好。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去五年,达州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特别是传统农业占比过大,现代农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过高且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业中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培育不足,占比偏低。创新平台培育滞后,创新人才缺乏,科技与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二)基础设施滞后、硬件支撑不力。与外部快速连接的大通道还未完全形成,市域内县际快速通道建设刚刚起步,农村公路通畅率低,航空、水运发展较慢。缺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支撑,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天然气管网、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市道路和管廊、公共交通、污水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压力大。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欠账大,尤其是全市贫困人口总量大、贫困程度深,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的任务艰巨。
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全省多点多极、竞相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达州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达州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要求,扎实苦干、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要求,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突出“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两个定位,坚持“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的工作取向,大力实施“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开放合作”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五大新格局,奋力建设幸福美丽达州。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保持8%的GDP年均增速,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绝对贫困全面消除。交通区位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事业更加繁荣。通过五年努力,把达州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是:
1.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三张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市区管理体制、城市执法管理体制和建设管理体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强财政、金融、资产的统筹、使用和监管。加快推进商事制度和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配套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实施科技创新“3215”工程和“十个一批”举措促进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充分发挥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微玻纤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抓紧组建玄武岩纤维应用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争创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区,争取电力体制和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
2.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立足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渠县农林局举办了青花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专题培训,130个贫困村村委会主任和163名乡镇农林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特邀林业技术专家现场授课。授课专家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