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余载竹编生涯 两代匠人倾心接力刘氏竹编:“薄如翼,细如丝,轻如尘,织如锦”
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这5种“非遗·手工技艺”,一直以来被誉为成都的“五朵金花”。而在这“五朵金花”中,竹编以其细腻和精美,堪称一绝。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竹编创始人刘嘉峰老先生及其儿子刘江。
有天赋
6岁时就能编出简单花纹的扇子
1946年,刘嘉峰出生在渠县的一个小山村,童年时期的他便跟着当篾匠的舅舅学起了竹编。年仅6岁时,他就能在短时间中编出各种简单花纹的扇子。8岁上小学起,上学的费用都是他自己编竹扇子挣,同时还要补贴家用。可以说从那时起,刘嘉峰开始走上了一条竹编人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嘉峰首创了竹编字画和提花编织法,由此创立了刘氏竹编,成为我国竹编工艺的一大创举。2008年,刘氏竹编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余载竹编生涯,如今刘嘉峰已经70岁了,尽管收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编工艺大师、中国竹编字画创始人等荣誉,刘氏竹编也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竹编艺术品牌,但他不改初心,依旧“闲”不下来,很多作品依旧亲力亲为。在他的影响下,刘嘉峰的老伴儿和两个孩子也都从事竹编事业。
选料讲究
一年生的嫩竹只选用中间五六节
要想做出精美的作品,原材料至关重要。儿子刘江介绍,竹子主要来源于川东渠县,父亲会亲自到竹林挑选竹子,对材料进行把关。“河边水分充足,长起来的竹子自然就好;山上的竹子阳光日照长,水分少,竹子的质量就差一些。”刘嘉峰挑竹子有很多讲究。他介绍,制作竹编的竹子一般选用一年生的嫩竹,质地细嫩,水分充足。10米多长的竹子,只选取中间五六节颜色一致,没有斑点、虫蛀的部分。
刘江介绍,要把竹子做成竹编产品,至少有4大步骤:设计产品,将竹子劈成竹丝,然后将竹丝染色,编织产品。刘氏竹编有30多道工序,技艺复杂,工序繁多,而且每道工序精细严密,是现代技术和机器无法替代的,编织一件工艺品少则半月、多则数月。
刘嘉峰介绍,一幅竹编作品的成败,其实取决于最初的竹片制作阶段,制作竹编的竹丝一般只选用纤维最细的竹子表层。制作竹丝的每一道工序方法都不同,主要是靠手,刀只是辅助。分丝只需要一次做工,一厘米的分丝器上有一排32根甚至48根针尖,用针尖压住竹皮根部,再抽动竹皮,32根竹丝就完成了。
不断创新
创新竹编技术也创新产品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编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以前四川竹编,很多是瓷胎竹编,刘嘉峰老人创立了竹编字画和提花编织法,推动了我国竹编技艺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创新,他编织出长6.96米的《富春山居图》和5.2米长《清明上河图》这样的艺术品,“薄如翼,细如丝,轻如尘,织如锦”。
一条条比发丝还细的竹丝令人惊叹,刘嘉峰介绍,这些竹丝为“篾片”,在选料上,真正可以使用的只有竹子中间几节没有瑕疵的部分,算下来,100斤竹子只能做8两竹丝,“精丝”只有二三两。
而对于刘氏竹编的第二代传人刘江而言,他对竹编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让竹编回归生活。他告诉记者,“以前产品主要是出口,现在要将更多的竹编的艺术品融入到生活中,比如茶道、花道、文玩、字画等,让竹编产品成为生活使用品。”
在位于文殊院街刘氏竹编体验馆中,不只是销售产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来学半成品、成品制造,感受竹的文化和艺人匠心,来这里的一半是本地市民,另一半则是外地游客。刘江说,市民和游客对竹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大家把竹编不只是当做一种观赏的器具,更追求的是一种雅致的生活,让竹编产品融入生活,使大家都能感受、触摸非遗产品。
尽力传承
目前有近100人在学刘氏竹编
刘江介绍,目前有近100人在学习刘氏竹编,老员工居多。欣慰的是,也不断有新鲜血液融入。他认为,竹编不只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匠人精神。“只要有匠人精神,这门技艺就会有新生,明知可能会失传,我们也要尽力传承,只要愿意学,我们都愿意教。”刘江介绍,以前的学徒以渠县为主,现在有很多成都本地人的加入。还有很多中国工艺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的学生都来学习,也有外国的学生过来学习。“在这里主要是培养兴趣,有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就去渠县学习技术。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做竹编,对这个行业来说是很好的。”
本报记者 谭立鹏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趣说达州賨人谷,位于华蓥山脉中北段、距渠县城东20余公里。賨人谷的洞景尤为独特,主要集中在渠县龙潭乡老龙村境内,已发现的有大小溶洞60多个,一门一洞,洞洞有别。溶洞群中,以老龙洞的规模最大、最奇。...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