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达州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本报讯 以賨人谷、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神剑园、王维舟纪念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石桥列宁街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渠县刘氏竹编、呷酒、灯影牛肉、宣汉徐鸭子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手工艺制品和非遗传承与发掘产业带……“十二五”期间,达州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一个个闪亮数字的背后,凝结着许许多多的人辛勤的汗水。
“十二五”期间,达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一心三带五重点”文化产业布局,依托达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资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预计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2%,居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文化旅游业奋起直追
全市文化旅游业呈现出产业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增强、文化旅游业带动性作用凸显的良好发展态势。通川区犀牛山和神剑园红军文化陈列馆,达川区真佛山4A级风景区和列宁街,宣汉百里峡、峨城山、观音山、洋烈,大竹海明湖、五峰山、清河古镇,万源八台山、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渠县賨人谷、开江飞云温泉等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逐年增加,已具有一定的产业效应。
文化体育服务业突飞猛进
全市年均举办各类文艺演出700余场,观众达450余万人(次)。举办各类书画作品展100余场(次),参观人数达150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公共文化服务性产业日趋完善,有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5个、美术馆(书画院)2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8个、剧场9个、体育馆5个、档案馆10个,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基本健全。拥有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国家级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5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新建了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达州博物馆、达州图书馆、国家曲棍球训练基地、达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恒温游泳馆等重点文化工程,各县(市、区)文化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改善。
文化艺术培训业迅猛发展
全市现有各类社会文化艺术培训机构500余家,年培训3万余人(次),年创收1.5亿元以上。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艺术干部学校、市业余体校等文化培训组织以及众多社会培训机构,有效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积极举办以中小学生为主的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书法等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以老年人为主的舞蹈、声乐、器乐、绘画、川(京)剧票友联谊交流、健身气功等培训班,将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老年人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传统工艺品业令人瞩目
全市现有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商家100余家。渠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称号。刘氏竹编艺术曾30余次荣获国际国内各种奖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连续三届授予“四川名牌”称号。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紧转第二版)
党员干部参观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六(8)班刘心语·对于我来说,过年最大的愿望是买几盒爆竹来玩。一天,我和爸妈上街购置年货,他们买吃的用的,我却一心想买爆竹。一开始,他们不答应,说不安全,还给我举了很多例子。我一...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