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放一辈子电影” ——农村电影放映员刘福培的二三事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2月5日下午,仁和区农村电影放映员刘福培开着一辆红色奇瑞,驶向大田镇片那立村落石凹组。
“今天,杨玉好嫁女儿,特意请我们过去放场电影,增添喜庆气氛。”刘福培说,按要求,他们每月要在每个村放映一场电影。但是遇到村民家中办嫁娶、做寿等喜事,需要放电影的,只要提前与他们联系,他们会尽量赶过去。
杨玉好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已成家,小女儿和女婿在打工时结缘。这些年,靠种植石榴和外出务工,杨玉好家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建起了小洋楼。当天,他家宽敞的四合院里张灯结彩,落石凹组的140多名乡亲都来喝喜酒了。
晚上7点过,夜幕刚刚降临,刘福培已经在杨玉好家屋外的空地上支起了支架,安好数字放映机和环绕立体声音箱,杨玉好家房屋白色的外墙就是现成的银幕。
“看电影啰。”村民们搬着凳子陆续来到空地上。不一会儿,放映机周围就聚集了五六十人,大家津津有味地欣赏电影《河东狮吼》。
“只要群众喜欢,我就很满足”
现在,农村有了电视、电脑,但看坝坝电影,村民们仍很期待。“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图个热闹,能一起看电影气氛也不一样。”村民王国琼说。
刘福培主要负责大龙潭、大田、平地、啊喇4个乡镇25个村、2个社区、3个中心校的电影放映任务。
刘福培家住大龙潭乡拉鲊村格地二组,年轻时他就很喜欢看电影,要是听说哪里放电影,走再远的路,他都要去看。“如果我能成为放映员,就能天天看电影了。”成为一名放映员是他的一个梦想。
1984年,刘福培成为仁和电影公司的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到如今,已放映电影三十年。
“春节期间外出放电影,家里人会不会有意见哟?”记者问。
“不会,她们都知道过年、过节是最忙的时候。只要群众们喜欢看电影,我就很满足。”刘福培说,他想为群众放一辈子的电影。
“只有一个观众,我也要放完”
“以前,放电影用的是胶片机,光片盒就有10多斤重,换片、倒带,随时都要动,并且不仅要会放,还得会修。”从最开始用人挑、毛驴驮、拖拉机拉,到买三轮摩托车、二手汽车载设备;从黑白电影、彩色电影到数字电影,三十年来,刘福培见证了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变迁。放映间隙,刘福培说,比起以前的胶片机,现在放数字电影轻松多了,只要调试好,中间都不用管。
刘福培说,现在农村看电影的气氛已经不如以前了,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看电影的观众中老人和孩子居多。
“观众多的时候,我当然高兴了,但即使只有一个观众,我也得把影片放到剧终。”刘福培话不多,但干工作认真,有时面对空落落的场地时,心里还是免不了有失落感。
刘福培觉得这和网络、电视在农村的普及有关,很多片子在电视里都能看到,于是他尽量选一些最新的影片放。遇到村民看完一部,还要求再放一部电影时,尽管时间晚了,他也乐意播放。看到电影为村民们带来欢乐,他感觉他的工作很有意义。
“送米送面不如送科教片”
“送米送面不如送科教片。”在平时的放映过程中,他还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精选一些种植、养殖技术及防震、防火等科教片放映,受到老百姓欢迎。
刘福培从家里到各乡镇的村落放电影,最远的达100多公里。平时,他都是到一个乡镇挨村放完电影才回家休整一天,然后再到另一个乡镇继续放映。
刘福培说,放一部电影他可得80元,但除去人工、油费、伙食费、住宿费等,一个月收入不到2000元。尽管做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收入不高,他却很喜欢这个行业。
当晚9点半左右,电影放完了,刘福培又放起音乐,组织村民们在院坝里跳起了打跳舞,村民们随着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整个小山村沉浸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九,刘福培已走村串户放了8场电影,将公益电影免费送到村民家门口。至正月十五,他要按公司规定至少放10场电影。而一年时间里,他还将为自己负责的4个乡镇的村、社区、中心校放映公益电影360余场。
新闻推荐
2万户城乡居民看上本土新闻本报讯(李先记者王南桢)8月22日,记者从仁和区文广新局获悉,目前仁和区城区有线电视节目覆盖2100户,农村无线微波地面数字电视覆盖14个乡镇1.8万户。在服务好群众收听收...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