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达州书画家系列报道之一 画山画水画人 话梦话情话城

达州晚报 2018-11-01 10:02 大字

巴山雪(布面油画)

郭玉川在画室创作

百里峡远眺(布面油画)

玉颖轻漾夜末央(钢笔画)

秋风吹过山坡(布面油画)

□赵军

采访郭玉川老师之前,笔者就观赏过他的作品。其中,他唯美的钢笔画令人尤为动容。

第一次见到郭玉川老师是在画家工作室。他很随意地斜躺在沙发上,等有人进门,他便端起茶杯小嘬一口,然后用手摸着后脑勺,大声喊道:“好茶!”这与笔者之前想象中的艺术家的“严谨”形象,形成强烈反差。没想到,知名度这样高的郭老师竟然还有如此可爱的一面,心里不由得轻松了许多。饮茶而尽后,笔者告诉郭玉川老师此次采访的主题,他听后拍着大腿道:“太好了,对于达州,我有太多想说的话,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如今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赵,有什么想了解的,你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他这么一讲,我们便在欢笑声中聊了起来。

《父亲》的横空出世

改革开放初期,郭玉川正好上中学。那时的达州已走出一批像张尔立、秦文清、李增吉等闻名全国的艺术家。郭玉川对他们很是崇拜,所以平时下课之余就会拿出笔在本子上临摹、涂画。特别是1981年,郭玉川在美术杂志上看到《父亲》这幅作品时,内心受到极大震动,那段时间他疯狂的临摹这幅画,并因此萌发了想当职业艺术家的想法。

讲到这,笔者不禁问道:“郭老师,您能给我讲讲有关《父亲》这幅画的故事吗?”郭玉川听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向我娓娓道来:

1980年12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作品全部抵达中国美术馆。其中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幅巨幅头像。据说,这一天评委们在画像前站了很久,细细品味着画像的每一个细节,看着眼前布满皱纹苍老的面孔,几乎所有的评委都被深深地打动了。评委吴冠中认为,作品表现的人物完全是我们上一代父亲形象的一个浓缩,用“我的”太小了,应该把“我的”拿掉,只留“父亲”二字,代表父亲那一代。

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序幕,参展作品共543件,罗中立的《父亲》再次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由于评委们一开始就对参展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如何给每一件作品作出公正评价也就成了难题。最后决定把评判权交给观众,让他们来给作品打分投票。

如此重要的全国性展览让观众来打分还是第一次。

当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北京广受关注的时候,罗中立正在达州陪伴即将临产的妻子。罗中立是达州女婿,其爱人的父母就住在达高中内。一天早晨,广播里突然传来了令他难以置信的消息:《父亲》获得了当时标志着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金奖。

由此,罗中立被誉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超写实主义的一面旗帜。

后来,郭玉川在与罗中立多次碰面中提到临摹《父亲》一画,并开玩笑地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画到了今天……”的确,罗中立对郭玉川的影响太大了。不仅如此,罗中立也影响了一大批从大巴山走向全国的艺术家。

苦练绘画技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郭玉川拜向才敏为师,学习绘画技艺。

向才敏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曾讲过要想画好画,必须先在笔上下功夫,山川的每一道沟壑,树木的每一圈年轮,天空的每一抹色彩,都需要每一次笔触的晕染,每一笔精细线条的勾勒。其次,需要学会色彩的运用。选色、调色、上色,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色彩的把控一定要注意“火候”,多一分厚重,少一分单薄,要做到浓而不艳。就这样,几年下来郭玉川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知识,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后来他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完全归功于那几年打下的专业基础。所以,郭玉川十分感谢向才敏老师对他的悉心指导。

然而遗憾的是,毕业后为了生计,郭玉川暂时搁置了绘画爱好,下海经商。郭玉川通过几年的打拼在达州开了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就这样,他由画画转变为设计。由于经常画设计图,所以在这段时期,郭玉川也是一步步在完成自己的艺术梦想。慢慢地,生意步入正轨,生活条件越来越舒适,但是郭玉川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人总是在矛盾纠结中积蓄着能量。郭玉川的创作欲望正在不断聚集……

毅然重拾画笔

有段时间,郭玉川常常去成都出差,就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发展的。在朋友的邀约下,他去成都浓园艺术村呆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被其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也被艺术家们的扎实功力所折服。此时,郭玉川心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回到达州后,郭玉川将自己的公司和住房全部变卖,斩断一切退路,然后举家迁往成都。在成都定居后,他重拾画笔,潜心创作,并在几所大学任教美术。

郭玉川的第一个艺术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他在成都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大巴山风景”的油画个展,并因此受到各方关注,至此真正走向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

在浓园,郭玉川常常穿梭于各个画室,在观摩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时与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他的绘画风格进一步明晰。

郭玉川始终尊重传统,坚持唯美写实的画风,因为大巴山的山水人情深深烙在他心中。那崇山峻岭、峰峦叠翠的迷人景色都被他点缀入方寸画纸上,以至于他把每幅作品都视为佳作来完成。这定是巴山神韵给予他的灵感,所以,近几年来郭玉川完成的画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艺术家的心愿

2017年5月26日,是郭玉川艺术人生的另一次重要转折。

十年前,郭玉川已举办过油画个展,而这一次在四川美术馆举办的“线如行云,心如丝”的展览,是钢笔画专场。开幕式那天,媒体来了,各路画友来了,普通百姓也来了……作品展出的那几天,天天上千人。这既是对郭玉川几十年来努力创作的肯定,也是对他绘画风格的认可。

对于现在的成功,郭玉川感叹道:“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勤奋刻苦,更是由于家乡山水的滋养。对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年在外漂泊,常常让我想到那些年在家乡写生的情景。所以,近段时间我十分想念达州,有一种想回家的打算……”

郭玉川这种“回归”的心愿,也是众多漂泊在外艺术游子的愿望。

2017年6月6日,在市委书记包惠调研515艺术创窟的规划建设会上,郭玉川说出了广大艺术家的肺腑之言:“515艺术创窟的打造与建设,定会让更多在外漂泊的达州籍艺术家回归故里,因为它将成为我们在达州进行艺术追求的精神家园……”

四十年沧海桑田,风雨中孤胆漂泊。

郭玉川的艺术生涯是巴山艺术家生活的一个缩影,是时代变迁的记忆符号。他揣着巴山之梦,住在水域之城,聊着人文之情,向着未来砥砺前行。

新闻推荐

扬尘防治不力 十家施工单位被行政约谈 五家运输公司受行政处罚

本报讯10月30日,达城10家项目建设单位因扬尘污染防治不力,被市扬尘办集中约谈。从达州市召开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