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晚报市民热线》盘点之四 5月 主要曝光农贸市场“脏乱差”

达州晚报 2013-06-03 15:25 大字

本报讯 5月,本报市民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200多条,接待市民来访50余人次,分别涉及社保、粮食直补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问题。而根据初步统计,主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成为上月市民的投诉之最。

A.聚焦农贸市场“脏乱差”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月,本报市民热线集中对最令市民反感的主城区通川农超、中心巷和陈公祠菜市场、西外火车站农贸市场和宏莹农贸市场以及北郊批发市场的“脏乱差”情况进行了集中报道。

经记者查看,这些被曝光的农贸市场分别不同程度存在下水道堵塞、鸡鸭毛满天飞,污水横流、路面坑洼,垃圾乱堆、占道经营等现象。报道后,广大市民提出,若想较好整治达城农贸市场“脏乱差”,则需要城管、工商、市场业主协同努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本报希望相关部门对农贸市场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及时开出“处方”,彻底改变“落后”面貌。

B.这些问题解决了

1.100多米巷道,开车竟要20多分钟。达县南城健康巷自发形成菜市场一事,经本报民生版曝光后,达县城管部门及时对健康巷进行强力整治,在城管执法人员刚柔相济的执法面前,不少游摊小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使健康巷得到规范。

2.新农合本本上交半年未还,村民报账好着急。达县北山乡苏坪村梅先生的妻子生病住院,出院报账时却因新农合本本交给村上盖章没有归还,致使事隔3个月都报账“无门”。事后,梅先生向本报“丁山帮办”反映,后经帮办记者的几经努力,梅先生及时在村委会取回了新农合本本。

3.闹市区小巷生活垃圾半月不清理,搞得周围住户焦头烂额。市民苏大爷向热线反映达城文华街21号楼旁的巷道内生活垃圾遍布、臭气熏天,热线记者及时与环卫部门和所辖社区联系,社区派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及时对进行了清理。事后,附近一些住户特地致电,感谢热线记者帮了他们的大忙。

C.这些事情很烦心

1.牌楼路中断,露天垃圾池臭气逼人,住户行人期盼给垃圾池加个“盖盖”,就这一件与市民息息相关和有碍城市市容之事,本报一连3篇报道,这个“盖盖”还是没有盖上,至于这个“盖盖”何日能盖上,市民仍等待有关部门“继续做工作”。

2.除此之外,上月让人烦心的事还有:达县南城“原创品位装饰”老板消失,工人无处结算工资;南城“盛唐国际”采购员蒸发,多名菜贩手中的货单成了“空头支票”。而据《长沙晚报》2月5日报道,有一位名叫陈伟的80后建筑老板,在年底甲方资金一时无法到位,导致公司资金暂时紧张的情况下,拿着自己的房产去银行作抵押,贷款180多万元给公司的农民工兄弟发工资,让他们放心回家过年。陈伟的行为说明他于工人有信用,于社会有良知。“诚信二字丢,莫在世上走”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诚信榜样,用诚信传递正能量。

(本报记者 罗丁山)

热线版一语惊人

“一天到晚被油烟熏,感觉自己都成了腊肉。”——住户孙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前几年才从农村搬到花溪街的,来了后才发现这里还比不上农村,既被油烟熏又被噪声吵。

“父亲存在银行里的100元存款本金,静静地‘躺\’了9年之后,现在只剩下18元了……”——市民赵女士对此迷惑不解,钱存在银行里不但没有下“崽崽”,反而连本金都除脱“一大坨”。

“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横穿马路,我们只能劝导,嘴巴都说起泡了。”——记者回访“达州式过马路”采访中,协管员张女士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全市叫停违章搭建彩钢板

本报讯从5月22日至6月10日,达州市集中开展整治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清除人员密集场所影响消防安全障碍物。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范围主要为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