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民的“猪倌梦” 农行助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带着乡亲一起当‘猪倌’,共同奔小康,是我打小就有的梦想。”虽寒风凛冽,但走进开江县城40余公里外的广福镇夏家庙村“鸿发家庭农场”却倍感温暖。当地4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依然能如期领到投资鸿发家庭农场的3000多元分红,个个都特高兴。农场主是90后的青年“猪倌”方庆林,他拉着笔者边参观养猪场边介绍:“我已与村民达成了共识,在家庭农场的引领下,统一品种、饲料、用药、防疫、销售,抱团取暖,做大‘猪倌’产业。”
广福镇位于开江县南部,景色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小重庆”的美誉。出生于此的方庆林,扎根这片土壤,立志图强,当起了山村“猪倌”,成了当地一个令人敬仰的新农民。
据了解,他的父亲方友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养猪,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小型的传统养猪场。从小帮父母割猪草、做农活的方庆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心当猪倌的他,因市场效益不太理想,高中毕业后,便南下广州成了一名打工仔。尽管如此,他仍时常关注家里的消息,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当父亲告诉他老家有农户通过修建新型生猪养殖场发了财的“情报”后,回家当猪倌的念头又一次萌芽了。2008年,方庆林打听到当地政府出台了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好政策,毅然踏上返乡归途。
承继父亲的养猪经验,没多久方庆林就建立起了一个养猪场。经营收入虽然能维持一家生计,但投入高、利润薄,难以实现带领大家一起当猪倌的初心。方庆林运用积累的生猪养殖、市场拓展等经验,加上自己积累的原始资本和借来的40多万元,将养猪场扩建至800平方米,开启了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养猪的创业新旅程。
“序幕易启,戏却难演。”方庆林说,正当养猪事业如火如荼时,却遇到了非洲猪瘟。为了向市场输送“放心肉”,他只好发展“绿色、生态、安全”养殖经营,增加了粪污做无害化治理、扩建圈舍、购置安装风机、水帘温控等设备,转型培育“五化”模式。
“新的高标准猪场,需更大投入。”方庆林说,“购猪种、饲料、设备,扩建沼气池、化粪池,还有人工费等等,支出猛增,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更要命的是,到2020年春节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之前“以猪养圈”的资金解决路径几乎被突然截断,一时间方庆林愁眉难展。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松动时,他从做小龙虾生意的亲戚处得知,农行正在“进村入户”开展信息建档工程,实行边建边贷的信贷政策,不少受疫情影响的农户都得了资金支持,许多乡村产业也重新“活”了过来。于是,他立即驱车赶至临近的农行开江甘棠分理处寻求贷款帮助。最终,农行开江支行给他发放了200万元“助业贷款”,一解决燃眉之急。
“有了农行助业贷款,我继续当猪倌不愁了!”提起贷款,方庆林诙谐地说,这与他最初的想法大相径庭,以前不愿意欠账,没想过银行贷款,家里养猪的本钱都靠一点点凑,但这次贷款体验不仅让他感到了温暖,更转变了他的金融消费观念,“作为年轻人,更要适应时代,用好政策带乡亲致富。”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郑年孝 申华 文/图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杨桅)为确保2021年春节前顺利完成开江县回龙镇回龙片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回龙中心卫生院采取强有...
开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开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