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行动”进行时: 紧盯疫情防控 抓牢食品安全

达州晚报 2021-01-06 10:46 大字

“春雷行动”作为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用心打造的一张执法名片,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月4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均在全力推进“春雷行动2021”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坚持疫情防控与“春雷行动”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加强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工作,切实维护元旦、春节期间市场安全和市场秩序。

安排部署:

抓好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2月24日,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春雷行动2021”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对“春雷行动2021”具体行动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强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春雷行动2021”。其中,要重点抓好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保障冷链食品安全。

据了解,“春雷行动2021”以“防疫治乱保安全 提质稳增促发展”为主题,开展“冷链物流疫情防控”“知识产权‘护航’”“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特种设备安全排险除患”“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疫情防控用药械质量安全”“价格减负惠企惠民”7个执法子行动,持续到3月31日。

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以进口冷链食品为重点,通过查冷库风险隐患、查防控责任落实、查物流运输消毒、查追溯制度执行、查场所环境卫生、严打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疫情防控。

知识产权“护航”执法行动按照“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总体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例如商标专用权保护、专利领域违法行为、侵犯商业秘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重拳出击、整治到底。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执法行动紧盯生产加工、餐饮经营、贸易销售、网络交易、广告宣传等环节,严厉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包括达州市长江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名录:龙潭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巴河岩原鲤华鲮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特种设备安全排险除患执法行动紧盯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设备和重大风险,强化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与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执法行动围绕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对重点市场、重点主体、重点品类、重点违法行为的治理。

疫情防控用药械质量安全执法行动针对疫情防控用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开展检查整治,尤其是药品经营使用秩序、疫情防控用医疗器械经营使用与疫情防控用药械不良反应方面。

价格减负惠企惠民执法行动一方面围绕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一方面围绕市场保供稳价,减轻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费用负担,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节日检查:

专项抽检年货食品

随着春节的临近,腌腊肉制品、糖果制品等食品销量逐渐增高,为推进“春雷行动2021”,保障市民的“舌尖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元旦节前夕,达州市市场监管局集中执法力量开展2021年元旦春节食品安全专项抽检,确保市民能度过一个祥和、安全的节日。

达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针对节日期间重点消费场所超市、农贸市场,重点消费品种如香肠、腊肉组织了专项抽检。先后前往了吴家铺子腊制品专卖店、世纪隆超市、西晶农贸市场进行了随机抽检,仔细查看了店铺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售卖食品的保质期、合格证明及索证索票等,还对店内售卖的食品进行了随机抽检。

据介绍,本次专项抽检将一直持续到春节期间,也是“春雷行动2021”的重要子行动之一。除了由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主城区按“双随机”方式抽检食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年货市场、大型超市、食品小企业、食品小作坊等重点场所,腌腊肉制品、糖果制品、汤圆、水饺、生鲜肉等节假日重点食品外,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也将组织执法力量,对辖区内的各社区团购、城乡结合部和村镇集市进行随机抽检,保障专项行动覆盖广,全力保障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

执法行动:

查获问题冷链食品

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安排部署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开展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近日,开江县市场监管局还通过食品追溯系统查获了一批问题进口冷链食品。

开江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开江县唐某经营的流动摊点检查时发现,其经营的冷冻猪舌等食品属于进口冷链食品,但标签张贴可疑。执法人员通过达州市食品追溯“e食安监”应用系统查询,这批食品未按要求进入登记系统,无法追溯其来源。

执法人员立即对唐某摊点内的冻库进行彻查,发现有用英文和繁体中文标注的“冻熟猪肚”2件、“熟猪小肚”1件及张贴两层标签的冷冻猪舌15件。这批冷冻猪舌第一层标签用中文标注了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与生产批号,撕开第一层标签后第二层标签用英文标注了产品的生产日期与生产批号。但经对比,两层标签标注的信息并不一致,且唐某现场无法提供上述进口冷链食品合法有效的“三证明一报告”,即海关检疫证明、通关证明、消毒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

随后,开江县市场监管局立即联系县疾控中心对涉案冷链问题食品及当事人等进行核酸检测,对上述问题冷链食品进行扣押封存。截至目前,已对唐某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及未经检疫的进口冷链食品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问题冷链食品正在追溯之中。□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继霞

新闻推荐

开江新能源公交车即将投入运营

近日,记者从开江县交通部门获悉,为满足城区内群众公共出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出行的安全和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推进绿色健...

开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开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