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搞基建扶产业 他为山村送去希望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6-10 06:53 大字

□唐富勇

“快来看,我们村的太阳能路灯安好了哟!”6月6日,顶着初夏炽热的阳光,开江县梅家乡蚂蟥沟村第一书记邓先林,领着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刚刚安装好的太阳能路灯下。

一盏盏路灯照亮山村夜晚

蚂蟥沟村是离县城非常偏远的一个贫困山村,当地村民一直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传统农作习俗。在脱贫工作组未进村前,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我刚到村上来的时候,村民们一到晚上就全把门关上了,到处漆黑一片,偶尔能听见几声狗叫声。”邓先林回忆起当初刚驻村时的情形,就从那时起,改变山村夜晚“黑寂”的现状,就成了他心中的一个念想。

驻村一年多来,邓先林多方寻求资助,最后在开江县就业局的大力帮助下,在村民聚居点沿线安装路灯40余盏,亮化了近两公里山间公路,解决了近70余户200余村民傍晚行走及收割农作物的照明问题。如今,新安装的12盏太阳能节能环保路灯,又解决了相对偏远公路的亮化问题,基本覆盖了村上绝大部分公路沿线的照明。

“以前,尤其是到了农忙季节,经常要忙到晚上才能回家,由于没有路灯,在路上是深一脚浅一脚。现在安了路灯,晚上出行就方便多了。”村民周国富说起家门口的路灯,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一棵棵丹参撑起脱贫产业

脱贫关键靠产业。蚂蟥沟村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村民脱贫奔康?如何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脱贫路?这是邓先林来到村里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脑海里思考的问题。

一年多来,他和村干部们走村串户,深入了解村民发展意愿;上山下地,邀请农业专家考察土壤气候等条件;招商引资,寻求客商投资创业……在充分考察市场行情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在村里集中发展药材种植——丹参。

“别小看了这一棵棵小小的丹参,等将来成熟的时候,创造的效益可不简单哩。”邓先林指着长势茂盛的一片丹参地自豪地说。他算了一笔账:“一亩丹参保守产量可达2000多斤,现在的市场收购价在2到3块,最少也可以有近4000元的效益。光这一项对村民来说,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我家今年种了3亩多丹参,村上的合作社负责提供肥料、种子、薄膜等,而且还负责收购。我只管做好平时的除草养护就可以了,相比以前活路少了很多,而且成熟后的经济效益还大得多。”村民曾令富一边拔草,一边笑着说。

目前,全村除了种植丹参300多亩外,还种植了青脆李260亩,烟叶100亩,竹笋300亩等,多种产业齐发展。

新闻推荐

丈夫要离婚对妻子大打出手 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本报讯近日,开江县人民法院甘棠法庭成功调解了一件离婚案,并发出该院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郑某和向某2006年经人介绍相识,2008举行结婚仪式,2010年补办结婚登记,双方育有一女。婚后,两人经常因家庭琐事...

开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开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